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印记。
49年前,在唐山大地上,面对满目疮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然用坚毅的目光,憧憬着未来。
经过重建、振兴、快速发展,唐山不断创造着奇迹。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力量的缩影。
从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到建国里商业街,从百年水泥窑炉到机器人共享工厂……一幅幅城市新图景,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它们是城市发展的 “军功章”,见证着产业升级的铿锵步伐;是文化传承的 “活化石”,让历史文脉在创新中延续;是民生幸福的“温度计”,丈量着宜居城市的温暖刻度。
每一处城市新图景,都是一座城市向未来的深情告白。
唐山大地震49周年之际,长城新媒体推出特别策划《打卡城市新图景 探寻唐山成长的故事》,带您探寻钢筋水泥背后的人文温度,记录新旧交替中的城市智慧,感受每一处新图景里跳动的城市脉搏。
哀思有寄,数往知来——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1976年7月28日,7.8级大地震,让唐山这座城市顷刻间遭受重创。这段经历,让唐山封存着灾难的伤痛,更播下了重生的火种。
49载风雨兼程,英雄的唐山人民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力前行。
工业厂区变身文旅新景观——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
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由中国第一座水泥厂——启新水泥厂的核心区更新改造而成。让工业老厂区焕发了新的生机,也成了唐山这座城市的文旅新景观。
这里不仅有唐山的工业旧时光,沉淀着历史,凝固着文化,也有新兴城市的休闲体验,描绘出传统工业城市向新兴城市华丽蜕变的蓝图。
烟火中的城市新动能——建国里文旅街区
被老唐山人誉为“城市原点”的建国里,承载着无数唐山人的记忆与情怀,跨越两个世纪,见证了唐山的繁荣与变迁。
经过更新改造的百年商街展露出全新的姿容,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餐饮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更为传统商业业态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完美交融,为唐山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港变“强港”——唐山港京唐港区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渤海湾畔的“黄金水道”——唐山港京唐港区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未来。
从超级卸船机到绿色筛混项目,再到保税混矿资质,唐港股份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绿色、智慧、高效、平安“四型”港口建设,为唐山乃至京津冀的经济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新高地——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厂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厂于2024年1月2日正式启动,全力打造全国首家专注于机器人非标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的共享平台。
共享工厂通过聚集优质生产要素,积极探索工业合作化之路,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成长,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使全区机器人产业集聚“葡萄串”效应不断显现。积极营造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助力机器人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共享工厂,正助力唐山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
来源:冀云原标题:打卡城市新图景 探寻唐山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