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到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高度自觉和坚定决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紧抓实纪律建设,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从严。这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有力举措,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实践充分证明,加强纪律建设必须久久为功、毫不松懈,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一篙不松地将纪律建设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夯实纪律根基。 


要在深化认识中夯实纪律底色


纪律严明,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特质和独特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纪律是“霸道”,能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有效贯彻。纪律是“戒尺”,其划定的禁区、底线和边界,是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的刚性准则,不容逾越。纪律是“护身符”,敬畏和遵守纪律,就能行有所戒、言有所止,能够拒腐防变、百毒不侵。


加强纪律建设,必须深刻把握其深远意义。从历史传承中认识其地位。用铁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党员干部,是贯穿党史的一条红线。它是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核心密码。历史反复验证,什么时候党的纪律松弛,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党的纪律严明,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从实践考验中把握其功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复杂严峻。纪律建设是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关键屏障。它能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全党在应对复杂局面和艰难险阻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未来发展中体悟其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艰巨繁重。严明的纪律,如同精密仪器的校准系统,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能够及时补偏救弊,护航民族复兴巨轮行稳致远。


要在精准执行中捍卫纪律权威


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纠,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纪律刚性、严肃性,防止“破窗效应”。要以公正为魂,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看人下菜碟”,杜绝上松下严、内松外严、亲松疏严;要以精准为要,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依规依纪准确定性,实事求是合理量纪,因事因人恰当施策;要以监督为盾,强化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执行不严格、不规范等行为,以有力的监督保障纪律刚性落地。


加强纪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实事求是、毋枉毋纵,对违纪违法问题坚决处理,维护纪律的权威性。一要坚持有过必罚。纪律是硬约束,任何一条都不能打折扣,任何违反行为都要有“说法”;任何“借口”都不能消弥过错,不能简单以功抵过,更不能以权诿过、以情销过;对违规违法的党员要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有机融合,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等相互匹配,做到衔接规纪法、贯通纪法罪。二要坚持罚过相当。小过要小罚,对轻微违纪,以提醒、批评、教育为主,做到防微杜渐;大过要大罚,对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的,坚决从重或加重处分,促其悔过自新;共过要共罚,对共同违纪的,不仅要从重处分为首者,也要对其他成员区分情况给予处分,确保惩无遗漏。三要坚持罚当重效。注重区分不同性质、不同责任、不同结果,通过严格、及时、恰当的纪律处分,更好发挥纪律的惩戒、震慑、教育的综合效用,让违纪者回头、欲违者止步、未违者清醒。


要在深化教育中涵养纪律自觉


纪律提供了言行举止的规范模本,纪律教育旨在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树立自觉的纪律意识,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砥砺纪律意志,强化纪律思维;塑造遵纪的行为习惯,让党员在严格执纪的震慑中感受“火炉效应”,在长期遵纪实践中形成“肌肉记忆”;培养规范的权力行使方式,将党规党纪全面融入履职干事各领域,有机嵌入权力运用各环节,做到工作运行到哪里、纪律约束就跟进到哪里。


加强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推动从“不敢”“不能”向“不想”的境界升华。一要深化纪律学习。引导党员深刻领会纪律规矩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行为边界,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从思想源头上拧紧“总开关”,筑牢遵规守纪的坚实根基。二要创新教育载体。探索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真正凸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三要营造尚纪氛围。推动纪律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创作廉洁文化精品、建设廉洁阵地等方式,营造崇德尚纪、遵规守矩的浓厚氛围。四要健全长效机制。将纪律教育融入党员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全过程,确保纪律教育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避免“走过场”“一阵风”,使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每位党员的自觉遵循。


要在治病救人中彰显纪律温度


纪律为党员加持无形的保护,提供基本的庇佑。它划定了思想的“安全线”,通过警钟长鸣、警言常省,告诫党员严防事不关己的糊涂观念、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网开一面的错误期待,时刻敬畏纪律,始终严守底线;它筑就了言行的“防护堤”,通过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让每名党员时时处处事事都言有所慎、动有所戒、行有所止;它搭建了心灵的“自由境”,在长期自我约束和修炼中,不断增强明辨是非的洞察力、镜鉴过失的醒悟力、抵御诱惑的自制力,体味“畏法度者最自由、守规矩者最快乐”的真谛。


加强纪律建设,必须把从严监督管理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一要坚持抓早抓小。对党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谈心谈话、批评教育、函询提醒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最大限度保护和挽救党员。二要精准容错纠错。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党员撑腰鼓劲,营造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浓厚干事氛围。三要注重关心关爱。及时开展对受处分处理党员的回访教育,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生活状况,加强教育引导、工作支持和困难帮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其认识错误、卸下包袱,重拾信心、积极作为,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麒麟融媒期刊传播信息平台
原标题:一篙不松加强党的纪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