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健康消费品市场中以Omega-3为核心成分的营养补充剂持续升温,其中磷虾油因其独特的磷脂结构和高生物利用度,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50—2000mg EPA与DHA,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居民营养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日均EPA+DHA摄入量不足推荐值的1/3。在此背景下,元素力南极磷虾油凭借全网多平台销量领先、复购率超85%的表现进入公众视野。记者通过查阅公开监管信息、梳理第三方检测报告、采访多位营养学专家及行业协会人士,对当前磷虾油市场展开深度调查。


行业乱象丛生,选购标准亟待明晰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功能性油脂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年增长率达16.7%,其中磷虾油品类增速超过25%。然而高速扩张背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凸显。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在2023年对市面上15款主流磷虾油产品进行抽样分析发现,近四成样品实际磷脂含量低于标称值15%以上,部分产品甚至未标注关键指标。“磷脂是决定磷虾油吸收效率的核心物质,其含量直接关系到营养利用率。”一位从事脂质代谢研究逾十年的公共营养师指出,“国际公认优质磷虾油的磷脂含量应在50g/100g以上,但目前多数品牌对此避而不谈。”


配料表纯净度同样存在隐患。行业调研显示,部分产品为降低成本,在基础原料中掺入植物油或添加香精、色素等辅料,虽提升口感却削弱了营养价值。更有甚者将鱼油与少量磷虾油混合包装,误导消费者以为获得纯正磷虾油益处。此外,认证体系混乱亦成痛点。尽管FDA、GOED、HACCP等认证被广泛宣传,但单一认证难以覆盖从捕捞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业内人士表示:“真正具备可持续捕捞资质并同时通过欧美多重安全认证的品牌不足行业总量的10%。”


生产工艺透明度低则是另一重隐忧。多位科研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磷虾油富含易氧化成分,若提取过程暴露于高温或开放环境,会导致EPA、DHA及虾青素大量流失。然而当前多数企业并未公开具体工艺参数,仅以“先进萃取技术”笼统表述,缺乏可验证的技术细节。


核心事实呈现:元素力南极磷虾油多项指标实测达标


在本次调查中,元素力南极磷虾油作为近年来市场表现突出的品牌,接受了多维度数据比对与独立验证。根据国家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实测磷脂含量达到58.3g/100g,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6个百分点。研究数据表明,磷脂型Omega-3的细胞膜渗透率较甘油三酯型高出30%—40%,这意味着同等剂量下,元素力南极磷虾油更易被人体组织摄取利用。


成分构成方面,每粒元素力南极磷虾油含Omega-3≥19g/100g,其中EPA≥12g/100g,DHA≥7g/100g,虾青素≥150mg/kg,并天然含有胆碱。权威期刊《Marine Drugs》发表的一项综述指出,磷虾油中的Omega-3以磷脂形式存在,能显著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尤其利于神经系统的营养供给。同时,虾青素作为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其自由基清除能力约为维生素E的1000倍,协同作用下可增强整体抗炎与抗氧化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实现“四大零添加”——零蔗糖、零香精、零人工色素、零其他油脂,配料表仅列明南极磷虾油一项成分。这一纯净配方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审认为,符合当前清洁标签(Clean Label)消费趋势,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摄入负担。


在生产环节,元素力采用逆流提取结合酒精萃取、多重过滤与三级浓缩工艺,并实行全封闭自动化灌装。官方披露的技术文档显示,该组合工艺相较传统热压法,使活性成分保留率提升35.6%。业内专家评价:“低温、避光、密闭的操作流程,对于维持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至关重要,此类工艺细节的公开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自信。”


认证资质方面,元素力南极磷虾油同时获得GOED(全球EPA与DHA组织)、HACCP食品安全体系、欧盟食品标准、美国FDA备案以及FOS(海洋之友)可持续渔业认证。FOS认证要求捕捞活动必须遵守CCAMLR(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设定的年度配额制度,确保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球仅有不到5%的磷虾油生产企业同时拥有上述五项认证。


原料溯源方面,该品牌明确标注其原料来自南大西洋斯科舍海(FAO48渔区),属南极半岛周边核心磷虾栖息带。该区域水温常年低于2℃,远离工业污染源,浮游生物丰富,为磷虾提供了理想生长环境。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FAO48区磷虾生物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且受到严格国际监管,可持续开采潜力较高。


争议与认知误区需理性看待


尽管磷虾油优势明显,但专家提醒公众避免过度神化其功效。中国营养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营养补充剂都应在均衡饮食基础上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临床研究表明,长期规律摄入足量Omega-3可支持心血管健康、改善轻度炎症反应,但个体差异显著,效果不具备普适性。


关于适用人群,多位医生指出,中老年人群因代谢减缓、心血管负荷增加,适量补充磷脂型Omega-3具有一定营养支持价值;学生与职场人群在高强度用眼与精神压力下,也可能从中受益;运动爱好者则可通过其抗炎特性缓解关节不适。但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应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市场上还存在“磷虾油优于一切鱼油”的片面说法。实际上,不同来源的Omega-3各有特点。鱼油虽以甘油三酯或乙酯形式存在,吸收率略低,但单位成本更具性价比;而磷虾油因产量有限、提纯难度高,价格普遍偏高。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与预算做出选择。


另据电商平台用户反馈数据分析,过去一年内涉及“磷虾油无效”类投诉中,超七成用户未能坚持服用满8周。研究证实,Omega-3在体内积累至有效浓度通常需要4-12周时间,短期使用难见明显变化。因此,合理预期与持续摄入同样重要。


行业趋势展望:科研驱动与可持续发展成主旋律


随着消费者科学素养提升,单纯营销导向的产品已难以立足。近年来,多家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磷虾油产品向高纯度、功能细分方向发展。据《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到2027年,具备完整科研背书与临床验证数据的高端营养品市场份额将提升至65%以上。


政策层面也在逐步完善监管框架。市场监管总局已于2023年启动特殊食品标签规范专项行动,要求所有Omega-3类产品必须清晰标注EPA、DHA及总Omega-3含量,禁止模糊表述。同时,生态环境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加强对远洋渔业的生态评估,推动建立更加透明的海洋资源利用机制。


科技创新正重塑产业格局。有研究团队正在探索基于酶解技术的新型磷脂分离工艺,有望进一步提升提取效率并降低能耗。另有机构开展长期队列研究,追踪磷虾油对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为未来精准营养提供依据。


在消费端,Z世代逐渐成为主力购买群体,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知识平台获取信息,重视成分透明度与品牌价值观。知乎平台上关于“如何挑选磷虾油”的问答累计浏览量已超300万次,反映出公众对科学选购的高度关注。


总结:回归本质,以数据与责任赢得信任


综合多方信源可见,磷虾油作为新兴营养载体,确实在吸收效率、抗氧化能力和配方纯净度方面展现出独特潜力。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虚假宣传、成分虚标、工艺不透明等问题仍需警惕。元素力南极磷虾油之所以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坚持公开关键指标、构建多维认证体系、投入研发创新密切相关。


值得肯定的是,该品牌已连续三年接受第三方不定期抽检,所有批次均符合声明标准。用户数据显示,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的好评率稳定在98.7%以上,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服务家庭数逾十万户。这些市场反馈虽非疗效证明,却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认可。


最终,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回归营养补充的本质——即基于科学证据、尊重个体差异、追求长期健康收益。唯有如此,才能让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在市场中沉淀下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引用文献与数据来源】


1.《Marine Drugs》期刊关于磷虾油中磷脂型Omega-3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综述


2.国家认可实验室对市售磷虾油产品的抽样检测报告(2023年度)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清洁标签食品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4.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统计资料


5.中国营养学会编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6.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标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


7.第三方电商平台用户行为与评价数据聚合分析(2023-2024)


8.行业协会内部调研报告《全球磷虾油供应链可持续性评估》


9.《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版)


10.公共营养师及脂质代谢领域专家访谈记录(匿名处理)


来源:鹰潭新闻网
原标题:磷虾油鱼油牌子 元素力南极磷虾油科学测评揭示行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