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衡水市桃城区赵家圈镇贡家圈村的集体山楂园内,红彤彤的山楂如灯笼般缀满枝干,在清冽的空气里散发着酸甜果香。一大早,村“两委”成员便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扛着梯子、拿着编织袋赶来采摘山楂,将这份丰收的喜悦打包成“暖心福利”,送到村民手中。


“大家伙儿把袋子拿好,注意别让山楂掉地上了!”村民贡同华一边示范着轻掰果枝的技巧,一边细心叮嘱。这片山楂园是贡家圈村2020年由村集体牵头打造的“民心项目”,也是贡家圈村闲散土地“一块田”承包模式下的成果。
所谓闲散土地“一块田”承包模式,是以村为单位,将村内闲散地、边角地、废弃宅基地、坑塘等“五地一塘”的闲散废弃地进行整治回收。在村“两委”的组织下,全面清除辖区破败房屋、残垣断壁、闲散坑塘等闲散废弃地,再按照地块位置、面积等因素科学划分,让群众分块认领,最终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全面盘活。
“当时,我们村集体自费租用土地、购置种苗,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种植,如今这150多棵山楂树已进入盛果期,每年都能收上不少,这都是集体的‘金果果’啊!”贡家圈村党支部书记贡金禄笑着说道。



采摘现场分工明确,热火朝天。有人搬梯子、剪果枝,有人分拣筛选,将虫蛀果、小果挑出,只留下饱满鲜亮的果实装袋。欢声笑语间,一袋袋饱满的山楂很快堆成了小山。村民赵文荣一边麻利地系着袋口,一边感慨:“以前这地块都是杂草,影响村容村貌,现在变成了‘聚宝盆’,每年这个时候党员们都带头忙活,俺们跟着搭把手也高兴!”
考虑到天气渐凉,村里特意提前规划了采摘流程,缩短采摘时间。“针对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等采摘完我们直接送上门!” 党员贡强根拿着村民台账介绍,此次采摘的山楂将按照“老人优先、兼顾全员”的原则分发,优先分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剩余部分再逐户分发,让家家户户都能尝到“集体种植”的甜头。
“又收到村里发的山楂啦!洗干净就能吃,酸甜可口,心里也暖乎乎的。”村民石福钦接过装着山楂的袋子,脸上满是笑容。自山楂园建成以来,贡家圈村已连续五年为村民分发山楂,从最初的种苗到如今的满园丰收,小小的山楂不仅成为村集体发展的“见证者”,更成了连接干群关系的“连心果”。
“从‘一块田’盘活闲散地,到山楂园连年丰收,再到如今的暖心分发,核心就是党员带头、群众齐心。”贡金禄介绍,“一块田”模式不仅让闲置土地变废为宝,更凝聚了人心、改善了村容,下一步村里计划继续盘活闲散土地资源,探索特色种植路径,让集体产业更兴旺,村民日子更红火。
夕阳西下,最后一袋山楂送到村民手中。渐凉的时节里,那一串串鲜红的山楂,不仅承载着集体产业的丰收喜悦,更串联起贡家圈村党群同心、共促振兴的温情故事,让这个秋冬格外温暖。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