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衡水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抢收秋粮、文旅融合、教育改革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70余条。
针对连阴雨天气,争分夺秒保秋粮。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衡水:阴雨天里抢收忙 守护一年好收成》、文字通稿《河北:多点发力抢收秋粮 科学指导小麦播种》、视频+文字通稿《抢!多地连阴雨 争分夺秒保秋粮》、文字通稿《河北:电力护航烘干作业保障秋粮归仓》、文字通稿《河北:田间地头抢时间 守住蔬菜好长势》、视频通稿《连阴雨袭扰秋收季 全国多地抢收保秋粮》、文字通稿《河北:电力赋能阴雨天蔬菜稳产》,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和《今日环球》均播出《河北景县: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晒粮烘干助增收》,央视频客户端发布视频报道《衡水故城:应对阴雨天气 玉米收获烘干“齐步走”》《衡水武邑:抢收抢烘保秋粮 颗粒归仓稳民心》,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布视频+文字报道《河北衡水:阴雨天里抢收忙 守护一年好收成》,中新网发布图文报道《河北景县:晒粮烘干“火力全开”力保秋粮归仓》,《河北日报》刊发《景县发布“晒粮地图”助力秋收》,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播出《河北:抢收抢烘 秋粮收获超5200万亩》,《河北经济日报》刊发《电力护航烘干作业保障秋粮归仓》,均提及衡水市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种粮大户科学抢收,农技专家细致指导,分区分类开展抢收、烘干、收购和收储工作,确保秋粮丰收到手。
围绕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社发布视频+文字通稿《金秋文旅亮点纷呈 消费新场景激发经济强劲动能》,报道衡水独特的农味文旅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为大家带来独特的体验;视频通稿《中外艺术家在河北故城感受运河文化》介绍,2025中国故城国际艺术创作营举办,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位艺术家深入大运河畔,开展采风创作与文化交流活动。《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河北:特色思政课润心田》,报道衡水中学积极探索数字虚拟人物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特色“交互思政”模式,推出“AI思政辅导员”系统。中新社发布视频通稿《从“韩国欧巴”到“老李大哥” 看韩国籍教练李在卿的中国情缘》,提及韩国籍教练李在卿在衡水市寰宇冰上运动中心指导队员训练。
此外,《河北衡水宝妈用废弃易拉罐为女儿制作凤冠》《寓教于游,打造“行走的课堂”》《衡水实现市县两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全覆盖》等报道分别在中新网、《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