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


  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争分夺秒地抢收玉米。


  “现在普通收获机进不去地了,我们抢收用的是履带式收获机,一台每天可收获100多亩玉米。”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西林说,收获的玉米棒经过脱粒、除杂等程序处理后,将送入烘干塔。烘干后,玉米籽粒被运送到库房,实现从收获到储存的“无缝衔接”。


  在连续阴雨的情况下,能够将玉米颗粒归仓,是李西林最欣慰的事。“秸秆倒伏、土地泥泞都能收,我们争取秋粮颗粒归仓。”李西林说。


  秋粮抢收,农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为做好秋粮收获,邯郸市做好履带式农机具调配,预计“三秋”期间投入农业机械18.6万台(套)。建立救灾农机具清单台账,结合降雨情况和需求,对口联系,及时组织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对积水严重地区进行抢收。结合烘干需求,充分利用烘干设备,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开展粮食烘干服务。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河北各地积极应对持续阴雨天气,采取多种措施抢收、抢烘,最大限度降低连阴雨对秋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期,邢台市降雨较为频繁,持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农田土壤水分饱和,农机下地作业困难。该市公布了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履带式玉米收获机、粮食烘干机等服务信息。有需要的农民可就近选择,及时有序安排好秋收秋种和烘干工作。


  面对连续阴雨天气,保定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及时排水散墒”作为首要任务,发布秋收秋种技术意见,要求各地对田间积水地块采取开沟、抽水等措施,全力降低田间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抓晴好天气,统筹调配机械与人力,全力组织抢收,确保粮食质量和农户收益。


  “我们正全力做好应急机具、烘干设备储备调度工作,指导农户边收边晾晒,有条件的地方选用烘干塔等设备进行烘干,减少秋粮霉变长芽。”保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降水使秋粮收获和晾晒受到一定影响,推迟了小麦播种时间,但为小麦播种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出苗整齐,降低了冬前旺长的风险,同时可减轻部分病虫草害。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三秋”期间,全省预计投入73万台农机具,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2万台,玉米收获机7.6万台,小麦播种机16.8万台。储备履带式玉米收获机568台,谷物烘干机(塔)1292台,以供应急所用。


  为做好机具保障,河北强化农机应急响应,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受连阴雨影响较重的市加强与周边市的沟通,全省建立相互支援、协同发力机制,积极发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集中力量投入抢收抢烘作业。截至目前,全省出动421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抢收作业16.75万亩。


  秋收连着秋种。针对“秋收滞后、播期趋紧”的问题,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辉建议,各地要做好抢收抢排,通过开沟排水、深翻土壤等措施加快地块达标。对墒情适宜的地块,抢抓农时整地播种,严格遵循“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对于积水严重的晚播地块,落实“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密补晚”措施,选用优良品种、增施肥料、合理增加播量,并做好种子包衣拌种防范病害。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8日,全省秋粮收获4300余万亩,占种植面积的近七成。其中,玉米收获3500余万亩。全省冬小麦播种57万余亩。

来源: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河北多措并举抢收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