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私域运营SaaS服务商小鹅通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试图叩开港股大门。然而招股书及公开信息显示,这家营收持续增长的企业,正被生态依附、合规缺失与财务脆弱三重风险裹挟,其上市之路布满荆棘。



小鹅通的发展始终未能挣脱腾讯生态的“枷锁”。作为创始人的鲍春健曾任职腾讯数据中心总监,公司核心产品完全依托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展开,2024年5.21亿元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微信生态。更关键的是,腾讯兼具其最大外部股东(持股16.82%)、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2.8%)双重身份,小鹅通近半云端资源采购依赖腾讯云。这种深度绑定导致其议价能力薄弱,且微信政策变动直接影响其生存——2023年小程序备案新规实施后,其客户交付进度已受明显冲击,而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至今无规模化成功案例,跨生态复制能力缺失。


合规短板成为其IPO路上的显性障碍。2023年11月,小鹅通因未尽平台义务,放任商户虚假宣传被市监局罚款5万元。2024年更是麻烦不断:广东证监局查处的非法荐股案中,涉案人员通过其平台完成违法活动,被没收违法所得超2255万元;媒体还曝光其平台存在“一针治癌”等虚假中医课程,涉嫌诱导消费。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相关投诉近五千条,集中于商家欺诈、退款困难等问题。尽管公司声称有审核团队,但未披露资质审核标准与内容审核准确率,平台责任界定模糊,与《电子商务法》要求存在差距。


财务数据的结构性矛盾更显隐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9195万元,流动资产净额持续为负,2025年上半年达-18.38亿元,流动比率仅0.24,短期偿债压力陡增。资产负债率长期超400%,17.99亿元可换股可赎回优先股带来高额财务成本。值得关注的是,CFO周世坤三年薪酬达5139万元,而公司称亏损与股份支付等有关,经调整后虽有盈利,但真实盈利能力仍受质疑。更严峻的是,其68%收入来自私域直播,且85%热销商品为保健品,业务结构单一,监管收紧可能引发收入骤降。


面对微盟“微信+抖音”双生态布局、有赞深耕门店数字化的竞争,小鹅通技术投入不足的劣势凸显。在IPO的关键节点,小鹅通若不能破解生态依赖、补齐合规短板、改善财务状况,其“从微信服务商到全域服务商”的转型叙事,恐难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小鹅通IPO :三重风险笼罩下的转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