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一端连着政府,一端系着群众,既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也是发展活力的“助推器”。2024年以来,我省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突破口,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以办实事彰显为民初心,以办成事体现改革决心,以办好事提升群众满意度,构建起利企便民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河北样本。
办实事,彰显人民至上的改革高度。民有所盼,政有所为。企业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就是改革的“发力点”。河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企业群众办事中多头跑、材料繁、耗时长等痛点堵点卡点,从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就医费用报销、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等高频事项入手,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清单”,推动政务服务深度变革。截至今年7月,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已累计服务企业群众超58.8万人次,推动改革红利精准直达民生“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实事办到人们心坎里。
办成事,折射多跨协同的改革力度。“办成事”是改革落地的基础,核心在于破除行政壁垒、强化系统集成,凸显治理现代化的协同思维。河北专门组建跨部门工作专班,建成“高效办成一件事”中枢系统,对50个部门310个系统接口进行开发对接,将145个办事入口统一归集,实现“一网申请”、数据互通,为全流程网办提供有力支撑。企业群众办事,从过去“多部门来回跑”转变为如今“一件事高效办”,标志着政务服务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目前,国家部署的2024年度两批共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全部落地,2025年度两批21个事项正加快推进,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办好事,见证便捷温暖的改革效度。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上。河北通过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构建起高效政务服务矩阵,既求“办成”,更求“办好”。如今,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时间从平均2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材料提交减少90%以上;企业信用修复由繁入简实现“一网办理”,全程耗时不到10分钟;河北12345热线日均5万余次“有呼必应”,传递出暖暖的民生温度。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企业和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捷与温暖,也成为改革成效的最直观体现。
从“办实事”的价值锚定,到“办成事”的流程重塑,再到“办好事”的体验升级,河北“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仅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更彰显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这场深刻变革,正让燕赵大地的政务服务更富效率、更具温度,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有力支撑。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时客户端原标题:冀时评丨一件事全程高效办 小切口撬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