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特约评论员:延 迹



  11月11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迎来省国资委专场。


  “十四五”时期,河北国资国企秉承“姓党为民”初心,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坐标,在保障民生福祉里算好大账,用实打实的发展成效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五年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1.2万亿元增至2.3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43亿元升至211亿元,累计上交税费超2000亿元……亮眼数据背后,是河北国资国企坚守使命的责任担当,更是改革创新的实践伟力。



  服务大局,在战略践行中显担当。国资国企的价值底色,在于对接“国之大者”、融入发展大局。河北地处京畿要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成为我省独有的“国家题库”。五年来,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与京津合作的70个项目落地生根、4900亿元投资持续赋能,26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携手攻关、3个国家级平台共建共享,三地协同联动的纽带更加坚韧。京雄城际、京雄高速等交通动脉贯通驰骋,雄安·金湖未来城等精品工程拔地而起,全省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河北国资国企以实干为笔,在燕赵大地上勾勒出战略践行的生动图景。



  深化改革,在提质增效中激活力。改革是国资国企发展的“关键一招”,更是激活存量、拓展增量的动力源泉。河北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党组织前置研究清单、外部董事占多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关键举措实现全覆盖,29家企业完成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河北港口集团2024年吞吐量跃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集团第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评国家A级。一系列改革举措既守住了国有资产安全底线,又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河北国资国企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刻转变。



  创新驱动,在科技攻坚中筑根基。科技创新是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核心支撑,更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五年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将研发投入作为刚性要求,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034.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15%提升至3.36%,稳居全国前列。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河钢集团40余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超纯钒材料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130个新兴产业项目稳步推进,900亿元投资布局未来赛道。147项核心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4项纳入国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数量居全国省级首位。河北国资国企以创新之翼,为产业升级筑牢“压舱石”。



  厚植民生,在为民服务中暖人心。发展为了人民,是国资国企始终不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国资国企深耕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把发展成果写进千家万户的“烟火气”里。五年间,全省新增2884公里城镇燃气管网、4500万平米供热面积,全省高铁运营里程提升至1888公里,煤、电、气、热、水、粮食等物资供应平稳有序。开滦集团、冀中能源的保供担当,高速集团、交投集团的交通赋能,水发集团、粮产集团的民生保障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群众,诠释了河北国资国企为民而生、为民而兴的鲜明属性。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河北国资国企必将继续以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续写华章,在高质量发展航程中劈波斩浪,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更强劲动能。


编辑:贾扬阳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冀时评·“十四五”| 国企担当 冀望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