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室内,一面崭新的锦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锦旗上,“康复之光,仁心仁术”八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这背后,是一段肩肘活动受限患者从绝望走向新生的动人故事,更是医者仁心与医患携手共克难关的温暖见证。

 

赵女士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一个多月前,她因肩袖损伤接受了手术治疗。然而,术后却出现了肩肘活动受限的严重问题:胳膊无法完全上抬,不自觉地耸肩,旋转动作受限,甚至连后背都难以触及。这些症状不仅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更让她的情绪陷入低谷,一度对生活感到绝望。

 

在无奈与痛苦中,赵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衡水四院康复医学科寻求帮助。

 

接诊赵女士的是王亚蕾医生。她对赵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案涵盖多个方面:通过运动疗法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运用手法松解术缓解组织粘连;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起到镇痛效果;利用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借助蜡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病情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每天我都会详细叮嘱患者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训练内容。”王亚蕾医生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她始终与患者及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反馈和情绪变化,确保任何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康复治疗并非一帆风顺,王亚蕾医生坦言,治疗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肩带的代偿问题,这需要长时间耐心纠正,必须与患者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效果。还有关节粘连问题,有时松解起来非常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治疗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耐心地纠正赵女士错误的运动模式,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治疗进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医患关系也发生了令人感动的转变。

 

“一开始,患者只是为了治疗而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信任我们。”王亚蕾医生笑着说。患者表现出的感激之情,成为治疗团队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谈及从事康复工作的初心与信念,王亚蕾医生的话语朴素而坚定:“其实就是想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让患者和咱们治疗师都不留遗憾。”这种信念不仅体现在她个人的工作中,更融入了康复医学科的合作模式和文化氛围。

 

“患者既然来到我们这里,肯定是迫切希望解决疼痛和功能受限问题。”王亚蕾说,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正是这种专业与关爱并重的康复理念,让赵女士最终克服了治疗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逐渐恢复了肩肘的正常功能。如今,她已经能够自如地完成各种日常动作,生活也重新回到了正轨。

 

如今,这面鲜红的锦旗不仅承载着赵女士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更见证了衡水四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用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创造的一个个生命奇迹。她将激励着这个优秀的团队在康复医学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