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滨湖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与民生关切,通过流程优化、机制创新、数字赋能等系列务实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持续突破,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市场主体准入环节,滨湖新区把提升企业满意度放在首位,通过流程简化改革压缩审批时限,企业开办登记审核已实现10分钟内办结,截至目前,已高效办理相关业务316件。针对“个转企”市场主体,新区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推行“证照联办”服务,并深化“企业变更、注销、迁移”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累计办结相关业务427件,让企业在环节精简、时间缩短、成本降低中切实享受改革红利。


在项目审批落地方面,滨湖新区创新推行“预招标”“容缺后补”机制,实现审批与招标环节并联推进,推动多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大幅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针对“衡水湖西岸加固工程”等关键项目,提供全程帮办服务,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数字化转型为政务服务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滨湖新区已归集各类数据约1.3亿条,为智慧政务建设筑牢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智能政务服务AI助手“湖小智”,可办理20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可触、秒级响应”的便捷服务,推动数字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聚焦民生痛点问题,滨湖新区全力推进住宅项目“登记难”化解工作。针对滨湖万象城、书香雅居等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原则,采取分期验收、并联推进等创新方式,在资料齐全后1日内完成规划核实,有效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以实际成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彰显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任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