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取快递得跑镇上,现在快递站就在家门口,实在太方便了!”9月13日一大早,家住衡水市阜城县后寨村的村民杨肖燕就来到了村综合服务站取件。近年来,阜城县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创新推行“客货邮”融合模式,打通了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实现了快递进村100%全覆盖。


过去,阜城县因快递量分散、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快递进村”始终面临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阜城县邮政分公司近两年积极整合资源,推进功能叠加,累计整合和新建14个分支机构、692处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真正打通了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今年1至8月,该分公司快递进村业务量突破80万件,农产品上行邮件量超过30万件。


阜城邮政分公司以“政府引导、监管保障、企业运营”为机制,通过“建点、布线、织网”三大步骤,构建了以县级共配中心为核心、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为节点、村级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为末端的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了“一点多能、一网多用、高效运行”的新格局。



今年5月,阜城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使用面积3256平方米,引入智能分拣设备,处理效率达1.2万件/小时,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1小时以上,并实现了多家快递企业共同进驻、同仓共配。乡镇服务站整合了9个邮政网点,承担快递分发、自提、金融及农资销售等复合功能;村级服务站则依托“邮乐购”等现有资源,打造458个“一点多能”便民站点,融合快递、金融、电商、政务等服务于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阜城县还探索出了“公交+邮政”的“客货邮”合作新模式。县交通局、客运站与邮政分公司协同利用公交班线富余运力,开展物流共享、运力互补,显著提升了投递效率。“目前已开通4条客货邮合作线路,覆盖6个乡镇服务中心。”阜城县邮政分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贺永杰介绍,公交邮路的开通,既解决了乡村公交客流减少、公交车“吃不饱”的状况,又可以减少快递在线路运力和网络节点方面的重复投入。



截至8月底,阜城县“客货邮”线路日均运行里程超120公里,日均运送邮件200余件、报刊2000余份,服务覆盖6个乡镇约13.7万人,真正实现了“快递送进门、产品运出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记者手记:


快递进村,既是打通商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打通农产品出村的“最初一公里”。看似是解决取件难的民生小事,实则发挥着促进要素流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作用。


近年来,阜城县将快递进村作为乡村振兴和民生实事的关键举措,不仅打通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更连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公里”。从县级共配中心的高效运转,到乡镇节点的多功能集成,再到每一个村级站点的“一点多能”,阜城逐步构建起一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寄递物流网络。而“客货邮”融合模式的创新,更让公交车变成“快递车”,让公交线路成为“共配线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激活了乡村。


阜城县并没有止步于硬件投入和服务覆盖,更在“用得好”“可持续”上下功夫。每一个村级站点逐步加载普惠金融、电商销售、政务便民等复合功能,真正让村民实现“小事不出村、服务在身边”。这种以寄递物流为牵引、多业态融合的服务模式,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