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


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


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


接受检阅


这一幕,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战旗方队


代表的是浴血于抗日烽火的功勋荣誉


从无数英雄和众多功勋荣誉旗帜中


区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部队


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旗帜



战旗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受阅


寓意着伟大的抗战精神接续传承


人民军队无畏艰难、奋勇向前


一面面战旗迎风招展


其中,这些光辉的旗帜


与河北大有渊源


“狼牙山五壮士连”





在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


“狼牙山五壮士连”


不管是每晚点名


还是执行大任务前点名


都先点“五壮士”


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84年




在易县狼牙山景区拍摄的狼牙山五勇士塑像。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1941年秋


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


1团7连6班班长马宝玉


带领胡福才、胡德林、葛振林、宋学义4名战士


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


宁死不屈,英勇跳崖


从此,连队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连”


6班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班”




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华社发


1959年


聂荣臻元帅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题词: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


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成为连队精神,传承至今




“狼牙山五壮士连”执行大项任务前呼点“五壮士”姓名。华烯摄



在“狼牙山五壮士连”营房旁边


有一片“金牌林”


在上级比武夺冠或受表彰的官兵


能在这里种下一棵“金牌树”


如今,“金牌林”已郁郁葱葱



“刘老庄连”







2025年8月16日晚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


“刘老庄连”


(解放军驻冀某部4连)


获特别致敬



解放军驻冀某部


“刘老庄连”宿舍楼前


栽种着一棵


被命名为“八十二棵松”的小树


这背后


有一段令人震撼的历史




解放军驻冀某部“刘老庄连”宿舍楼前一棵从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带回并被命名为“八十二棵松”的小树。新华社记者王春涛摄




1943年3月18日


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


82名官兵


与千余名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


全部壮烈牺牲




油画《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现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据《淮阴八十二烈士墓碑记》记载:


“没有一支完整的短枪、步枪、机枪


全部都折断了


炸碎了,弹药都射尽了


手榴弹都掷光了”


勇士们用刺刀,用枪托,用铁锹


甚至用牙齿


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里,一支扭曲的枪管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残酷。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这场战斗


4连以全体牺牲的代价


毙敌170余人


伤敌200余人


战后第3天


淮阴的父老乡亲


把82名优秀子弟送到部队


组建了新的4连


被命名为“刘老庄连”


一个英雄的番号就此诞生!





1943年,新四军3师7旅重新组建“刘老庄连”时授予该连的连旗。罗暄摄




为了感念82名烈士


当地政府和百姓


修建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并植下青松82棵


解放军驻冀某部4连连队干部


参加八十二烈士牺牲纪念日活动时


专门从八十二烈士陵园


带回一棵青松


命名为“八十二棵松”


栽种在宿舍楼前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内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新华社记者丁增义摄




82年来


“刘老庄连”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


为建立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新世纪以来


从长江大堤到汶川震区


从胶东湾口到东南沿海


从中原腹地到维和战场


“刘老庄连”舍我其谁、一往无前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刘老庄连”精神


融入到连队一茬茬官兵的心中





“刘老庄连”官兵。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山河已无恙


英魂耀中华


向最美的战旗,致敬!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战旗方队接受检阅!这些旗帜,与河北大有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