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启动
我省预计组织3000余场科普活动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孙青 见习记者屈玉琪)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8月28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科普月期间,我省各市科协、各省级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各科技场馆和科普阵地等多方力量协调联动,全省预计开展科普活动3000余场。
省科协科普部部长王立娜介绍,9月13日至14日,我省将集中举办未来科技与生态融合展览、科普优质内容创作工坊、大健康产业政企对接等活动,邀请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代表、高校师生、社区居民参加,现场将通过5G+AI+VR技术,为公众提供优质多元的科普体验。
进入科普月,全省将集聚各类科普主体优质资源,开展9个专项400余场活动。除了进行《科普法》学习宣传、科学家精神宣讲和科技志愿服务,各科普教育基地将依托自身资源,举办300余场贴近生活的特色科普活动,省科协计划面向20个社区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并联合国家级学会、省直有关单位围绕营养健康、智慧水网、产前诊断等主题进行科普,京津冀三地科协还将共同举办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京津冀科普阅读嘉年华等活动,推动三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作为省级综合性科技场馆,下个月,省科技馆推出新展之余,将集全馆之力,联合社会力量,打造“科学欢乐汇”活动品牌。
“科技馆里学科学”主打“探馆+互动+研学”综合性科普活动;“科技馆里寻宝藏”包含“光影科学梦”影片展映、“光影印迹”球幕影院设备陈列展等多样化科普展示;“科学之夜嗨科普”版块里,常设展厅延时开放至20:30,天文观测体验、星空主题讲座等天文科普活动点亮“科学夜市”。此外,省科技馆还将组织业务骨干,每周至少安排一次进校园、走基层活动。
“馆里还将整合资源,在科普月期间组织一批特色活动。”省科技馆馆长冯辉介绍,他们将与杭州宇树科技合作带来人形机器人表演秀,联合河北科技大学沉浸式解码服装面料中的高科技,燕赵学堂科普月特别节目将邀请专家讲述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优秀科学家精神短剧展演则将科学与艺术融合,激发青少年科学梦想。
据了解,各省级学会也将发挥学科、专家资源优势,开展前沿科普报告会和群众性科普活动。省测绘学会举办测绘大讲堂,省环境科学学会开展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科普活动。
“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全省整合力量、共享资源、创新形式,以资源‘大荟萃’推动全民‘大科普’。”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既聚焦前沿科技,又贴近民生所需,将为公众送上一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月精彩的科普盛宴。
原标题: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启动,河北预计组织3000余场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