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日报 记者 付春秘 孙雪梅
7月19日晚,位于北戴河新区的渔岛海洋度假区内游人如织。
在2万平方米水域舞台上,激光、全息投影与水火特效交织,长20余米、高12.5米、重30吨,搭载72组精密仿生关节的机甲“螭吻九九”破空而出,与四大奇幻族群共抗焱魔,为观众呈现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太美了,太震撼了!”游客们赞不绝口。
秦皇岛曾因生态美在旅游界声名远扬。近年来,秦皇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按照“食有特色”“住有品位”“行有看点”“游有所乐”“购有所值”“娱有乐趣”思路,重组旅游“基因”,深化“文旅+”模式,旅游景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地产、商业等业态紧随其后,风生水起。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031.7万人次、游客总花费33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14.8%。2024年,秦皇岛上榜亚洲100热门旅游目的地、中国100经典目的地、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
“秦皇岛文旅现象”再次让业界人士刮目相看,也让广大游客感受到秦皇岛超乎想象的美。
化腐朽为神奇,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
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北戴河新区阿那亚,一会儿工夫,停车场便挤满了来自京津的各种车辆。
“无论是UCCA沙丘美术馆、海边礼堂,还是艺术中心,每一处建筑都吸引着我。”北京游客刘丹说,“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更让我耳目一新。”刘丹和家人商量,要在这里购买一套房子,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过来度假。
阿那亚的故事始于2013年的一场“绝地求生”。当时,创始人马寅接手了一个滞销楼盘,背负10亿元债务。通过打造“孤独图书馆”这一文化符号,阿那亚以一条播放量超6亿的短视频破圈,从“不良资产”蜕变为年销售额达30亿元的“神盘”。
如今,阿那亚不只是卖房子,更是营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让客户从“购房者”变为“生活共建者”。
“阿那亚每年举办话剧节、海浪电影周、虾米音乐节等文旅活动2000余场次,吸引30多个国家的国际品牌和国内国际超百位知名艺人参与。”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王岩介绍。
阿那亚荣登北京人最喜欢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榜首,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在秦皇岛,化腐朽为神奇,从无到有,快速崛起的文旅新地标,不是只有一个阿那亚。
7月21日,来自沈阳的李玉林一家四人在渔田七里海度假区玩得不亦乐乎——
儿子在长颈鹿“陪同”下吃饭,与卡皮巴拉亲密互动;小女儿同水獭手牵手,尽享美妙时刻;夫妻俩观看了海洋冒险音乐剧,在《点亮渔田》中实现一场平行时空的浪漫穿越……
“‘度假欢乐岛’的美誉名副其实!”李玉林竖起拇指,“我们要在这里多玩上三四天!”
然而,很多游客不知道,这个炙手可热的度假目的地,在几年前还是一张“白纸”。
渔田七里海度假区董事长刘勇介绍,为突出度假区产品的个性,开发团队先后奔赴多个国际著名旅游项目地和国内北到黑龙江南到福建的著名渔村,进行全方位考察和调研,最终形成了以“欢聚、亲情、关爱、陪伴”为主题的度假产品。
目前,度假区开发了行进式夜游演艺、互动式特色商街、网红民宿集群、渔文化精粹等创新产品,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在多元体验中尽享美好时光。
近年来,秦皇岛加大对文旅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先后组织实施文旅项目130个,完成投资113亿元,建设了如是海度假村、渔岛螭吻九九、北戴河区欢乐湾、不同艺术小镇、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实现从传统景区到现代文旅综合体的华丽转身。
“秦皇岛‘文旅菜单’品类越来越多,成色越来越足,体验越来越强。”多次带团来秦皇岛的旅行社负责人王玉林直言不讳。
从观光到度假,文旅消费场景超前布局
业态、产品好不好,游客最有发言权。
品尝各地特色美食,观看精彩文艺表演,购买心仪的文创产品……7月23日,入夜的秦皇小巷,华灯初上,人头攒动。
“体验太棒了!”来自沧州的游客余涵和朋友一起走进一家文创产品商店,立刻被琳琅满目的地域特色小物件所吸引,最终买到了称心的贝壳藤编。
记者看到,小巷内特色背景墙、艺术装置等适合拍照的微景观随处可见;戏曲、杂技、舞狮等传统表演,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白天古风市集,夜晚烟火剧场”的运营模式,让小巷从单一的夜市小吃街,变为集美食、文创、娱乐于一体的网红街区。
秦皇小巷管理所所长刘博洋介绍,秦皇小巷目前有商户223家,年均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
近年来,我市围绕文旅消费需求,不断推动文旅产品迭代升级,实现文旅业态从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从白天向黑夜延伸,从一季向四季拓展,以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新需求。
山西游客于宏达站在历经600余年沧桑的天下第一关城楼前,等待观看长城光影秀《观·山海》。
夜幕降临。天下第一关城楼化作巨幕,18分钟长城光影秀《观·山海》以裸眼3D技术重构时空。AI影像修复技术让斑驳城墙重现明初建关的浩荡工程,“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的全民记忆在立体投影中再次被唤醒。
游客在山海关天下第一关景区观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游演出。 记者 李铎 陈立桐 摄
“没想到,秦皇岛的夜生活这么丰富,这么有品位。”于宏达感慨地说。
为把“夜间游”打造成吸引国内外游客,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新名片,秦皇岛打破传统的“白天观光,晚上睡觉”的模式,组织碧螺塔海上酒吧公园、鸽子窝公园等10余家景区推出以“夜秀、夜玩、夜宴、夜航、夜宿、夜泡”六大主题为核心的夜游产品,构建起了“24小时不打烊”的全时段旅游新格局,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阿那亚街区、碧螺塔景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远洋蔚蓝海岸街区、渔田七里海度假区成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文旅+”引领,多业协同新势头发展强劲
随着“文旅”火爆出圈,秦皇岛顺势而为,将文旅产业与康养、农业、体育、教育等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势头强劲。
八段锦,经络操,手势操……7月23日一大早,在平安秦康颐养中心二楼活动室,68岁的于淑霞阿姨正和一群老伙伴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舒展着筋骨。一小时晨练时光充满欢声笑语。
“一年前从北京‘移居’过来,一下子就爱上这儿了!”于淑霞笑着说,“秦皇岛好吃的美食、好玩的地方特别多,闲暇时间,观观光,旅旅游,心情非常好。”
像于淑霞这样来秦皇岛“旅居养老”的京津老人,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
为做强养老产业,我市紧盯京津客户群,制订吸引京津老人来秦养老工作方案,建立旅居康养协同工作机制,推出十大旅居康养产品,康养产业市场喜人。仅北戴河接待康养人群高达67.8万人次,其中,京津老人占比近五成。
在秦皇岛,康养产业蓬勃发展是“文旅+”火热的一个缩影。
远洋集团最早是一家房地产企业。近年来,集团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文体旅产业整体开发之中,形成多业发展格局。
“中帆协北方总部基地落户度假区后,每年承接国内外专业赛事20余项,吸引国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远洋集团北京区域副总经理刘东朋介绍说,“赛事不仅带来了赛事流量,也带来了人群‘留量’,从而带来了房产、商业、度假消费等经济增量。”
商业地产+文化资源+体育运动+养生养老……远洋集团以全新的内容思维、场景思维,为人们重新定义了度假旅居生活方式,形成了“蔚蓝海岸模式”。
卢龙县左右山谷景区是农旅融合的典型范例。景区以其独特的“科技+生态+文化”沉浸式文旅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农产品销售增长14%。
从依赖生态到依托生态,从观光到“全时段沉浸”,“秦皇岛文旅现象”推动相关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理念再塑,华丽蝶变。
原标题: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秦皇岛力量丨秦皇岛打造全时段沉浸式文旅创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