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定义炽热七月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刘彦成
盛夏,湖城大地骄阳似火,奋斗激情比骄阳更炽。从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到持续改善民生的实效实绩,从项目建设的引擎轰鸣到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从生态治理的智慧赋能到乡村文明的生动实践……全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上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强调以中央巡视河北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我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自我革命,压紧压实各项责任链条。市领导带头下沉桃城区、枣强县等基层一线,以“解剖麻雀”式调研,指导推动解决突出问题;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提振各级干部干事创业、事争一流的精气神。各地各部门更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嵌入民生实事:安平网格化治理化解基层矛盾,景县对“证”下药破解住宅项目“登记难”,阜城“15分钟医养服务圈”托起幸福夕阳红,饶阳免费为7000余名符合条件残疾人“上保险”,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惠及数千家庭,市城投集团加速推进高铁南站片区和民生工程……
选准产业赛道助力县域经济突围。深州圣奥项目以智能制造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吸引来自雄安新区等地的多家龙头企业组团到访。这场盛夏之约,不仅是我市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也见证了企业“依托雄安、布局北方”战略的落地生根。项目背后是政府“全周期”服务机制与跨区域产业链协同的深度耦合。与之相对照,安平丝网以千亿产业集群加速融入雄安新区建设,依托雄安·衡水安平经济协作中心牵线搭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将尖端产品源源不断输向“未来之城”。饶阳民乐产业以匠心、政策、人才为核心,通过“产研训展演销”全链升级等举措,实现从作坊式生产到集约化高端产业集群的转化。他们共同诠释了新时代区域经济破局之道:深州展现的,是智能制造与区位优势的乘数效应;安平诠释的,是传统产业与战略机遇的精准对接;饶阳演绎的,则是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的协奏乐章。当“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形成双轮驱动,当产业链条与创新要素实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图,正在县域经济的破局实践中照进现实。
生态治理与乡村文明同频共振。衡水湖实现从“荒湖洼地”到“城市名片”“京津冀最美湿地”的生态涅槃,海绵城市建设打造出会“呼吸”的韧性之城,乡风文明润物无声、移风易俗破旧立新……我市以系统思维统筹生态治理与乡村文明建设,使“好风景”与“好风气”相得益彰。武强县街关镇李家村以“移动大锅台”破除陈规陋习,红白事办理杜绝铺张浪费;武邑县龙店镇朱家庄村借百年枣林打造“甜蜜产业链”,文明户评选和道德讲堂激发崇德向善力量;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公共食堂”树简办新风,让文明公约从“墙上”走入“心中”。当海绵城市理念从“政府主导”走向“全民共建”、古树老宅成为“绿色银行”、村史馆留住乡愁根脉,每一处实践都印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向而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而持久的动能。
火热七月,奋斗正酣。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全面开展,智能辅助等6大类产品最高补贴12000元;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正式启动,首批设立6个收购库点,方便农民就近售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稳步推进,本专科生最高可贷20000元;我市同步接入京津冀民生档案共享利用平台,三地46家档案馆可“跨馆查阅、异地出证”……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让我们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抢抓政策机遇,强化“谋跑争促”,在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征程上,奋力书写“走在前、作示范”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