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88名战士在阜城县古城镇纪庄村突围战中壮烈牺牲,鲜血浸染这片土地;83年后,这里已蜕变为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的红色文旅标杆。今天的纪庄村正以“红绿交融”的发展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红”,是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83年前,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在高庄村、纪庄村一带被日伪军包围,突围战斗中88名战士英勇献身,谱写了一曲保家卫国的红色壮歌。讲解员王志杰与其父接力守护烈士墓地83年,多年来坚持为游客义务讲解,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活力。这份独特的红色资源与深沉的红色精神构成了当地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文化底色。


“绿”,是绿色生态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纪庄村通过水系连通工程与植被修复,在昔日黄沙漫天的千顷洼,构建起“芦苇荡——湿地——滨水林带”生态体系。如今这里水清、柳绿、鸟鸣,游人如织,生态美景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亮色。


“红绿交融”,开辟出一条将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文化与生态融合的发展之路,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与产业振兴的协同共进。纪庄村打造回民支队作战指挥部旧址、军民鱼水情展馆、“六・二”突围广场等“三馆十八景”和体验项目,让游客漫步村中,既可享受生态美景,又能触摸抗战历史细节、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在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交融中,收获层次更丰富的文旅体验。数据显示,该村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


各地不妨借鉴纪庄村以“红绿交融”促进乡村振兴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生态发展,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结合绿色生态资源打造独特体验项目,使文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