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三级调研员杨宏星介绍,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市将广泛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系列行动,从科普、排查、演练三大维度筑牢安全屏障。
在隐患辨识科普层面,我市将通过专家解读、骨干宣讲,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入脑入心,并结合应知应会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广泛发布动画短片、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并利用报纸、网络、新媒体平台、户外电子屏、展览展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和提醒。消防救援队伍也将针对基层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强化火灾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能力。此外,我市还将组织“应急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安全隐患随手拍”等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在隐患排查整治层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广泛宣传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推行“小隐患小奖,大隐患大奖”模式,鼓励企业员工积极查找身边的安全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同时,畅通12345、12350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鼓励各重点行业部门依托“明查暗访+媒体曝光”机制,开设“隐患曝光台”,深入查找行业领域内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聚焦“九小场所”和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强化致灾因素管控,开展消防安全针对性隐患排查行动。
在消除隐患演练层面,我市将聚焦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建立风险清单并制定防范化解处置方案,依据方案组织各类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全面提升在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市将全力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五进”工作,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安全需求和特点,定制宣传内容和方案,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突出法律法规宣贯与主体责任传导;对一线从业人员,聚焦岗位风险识别、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推动宣传内容与岗位实际深度绑定;对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等社会公众,重点普及居家安全、防灾避险等生活化常识,通过场景化教学增强代入感;对农村群众,聚焦农机安全、用电安全、防汛安全等方面进行普及。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实现重点领域隐患治理纵深突破,促进全民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整体跃升,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