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记者从本次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上还获悉,2024年,京津冀三地聚焦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推动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高位统筹、周密部署,要事有统筹、任务有督办、落实有专班的工作体系日益成熟。


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北京科技、商务等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4年的67.7%,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首批疏解标志性项目中国星网总部迁驻投用,成立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成功举办首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入驻企业140余家,未来之城创新氛围越来越浓、人气越来越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843.7亿元,同比增长12.7%,初步形成"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协同机制。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见效,7个京津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抱团发展。京津冀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累计推出230项三地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京张、京西南等文化旅游带扎实推进,通武廊等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天津滨海新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明显,首个设立在天津的央企总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挂牌成立。


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2024年,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6.2%、7.3%、2.1%,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巩固。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揭牌成立,共建京津冀医联体115个。"河北福嫂"在京津市场深受欢迎,"河北净菜"成为"京津好菜"。社保卡"一卡通"等一批惠企利民事项落地。


编辑:姜长淼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