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现场,高品质果蔬引得许多参观者驻足。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摄


11月3日至4日,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在衡水市冀州区举行。蔬菜投资商、采购商、经销商以及行业专家等1500余人现场进行对接洽谈。


河北作为蔬菜产销大省、北方设施蔬菜重点省、供京津蔬菜第一大省,始终坚持种好河北“菜园子”、保障京津“菜篮子”的发展定位,以全域布局的规模、精益求精的品质、精准有力的政策,打造京津冀“菜篮子”核心供应地、蔬菜产业投资新高地。


种出高品质蔬菜 丰富京津冀百姓餐桌


圆润的番茄、绿油油的黄瓜……本届大会集中展示了精品蔬菜、种子种苗、设施建造、农资农机等多个领域的2000余种农产品及各类创新成果。


“看看我们的包尖白菜,嫩叶和菜心可以生吃。因为品质好,特别受市场欢迎。”玉田县泽惠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瑞海精心挑选了一些玉田包尖白菜参加展示,引得参观者驻足。


玉田包尖白菜已有200余年种植历史,素有“玉菜”之称,是玉田白菜中的明星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次大会为我们搭建了与京津市场深入沟通合作的桥梁,让更多优质的蔬菜销售到京津,端上京津市民的餐桌。”李瑞海说。


在精品蔬菜展示区,产自青县的拇指黄瓜、迷你菜瓜、口感番茄等几十种特色果蔬尤其引人注目。


“青县果蔬主打高品质路线,大部分销往京津市场。”青县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宋立彦说,今年,青县承担了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环京津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预计全县今年向京津地区供应高品质蔬菜132万吨。


河北是农业大省,具有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目前,河北蔬菜播种面积1298万亩,总产量5717万吨,稳居全国第4位,形成了“五大产区互补、四季供应不断”的全域种植格局。


冀北露地蔬菜产区填补夏秋市场,环京津设施蔬菜产区保障冬季供应,冀东温室蔬菜产区弥补深冬缺口,冀中南棚室蔬菜产区实现春秋接续,衡沧高品质蔬菜抢占高端赛道……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宝岐说:“我省冬季日供鲜菜和冬储菜近10万吨,夏季日供近20万吨,成为保障京津乃至全国‘菜篮子’供给的中坚力量。”


种好河北“菜园子”,保障京津“菜篮子”。京津冀协同发展拉近了“河北菜园”与“京津餐桌”的距离,三地建立了“技术共享、基地共建、市场共拓”的合作机制,共同遴选发布蔬菜主导品种57个、主推技术52项。河北与北京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83家,年供应能力超50万吨,河北蔬菜在北京批发市场占有率在四成以上,为北京市场“日常供得稳、应急有保障”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菜园子”到“菜篮子”,河北用标准守护放心品质和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我省编制应用省级蔬菜标准250多项,率先在国内建立高品质蔬菜指标体系,涵盖冀州天鹰椒、饶阳番茄等20种果蔬,实现外观、风味、营养、安全指标的数字化评价。”刘宝岐说,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生态防控等绿色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种植面积超60万亩,建立了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


科技强链延链 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一排排种植架上,绿油油的蔬菜苗层叠排列,每一层棚架上方都安装有LED植物生长灯,种植板下是营养液,能为植物提供养分。这是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届大会上带来的植物工厂。


“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在植物工厂种植的植物,生长过程可以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影响,实现一年四季想吃啥有啥。”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侯瑞锋介绍,植物工厂通过对植物生长的温、光、水、气等进行调控,再定时加入营养液,果蔬就可以在里面生根、发芽、结果。


发展壮大蔬菜产业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孙茜举例说,饶阳县的智能温室通过物联网收集环境数据,为种植者提供精准方案,改善了蔬菜品质,让消费者受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种子种苗区,京研益农、天津科润等企业的优质品种吸引众多种植户咨询。在农资装备区,性诱剂、熊蜂授粉等绿色生产物资与智能温控装备、智慧农机等集中亮相,实时演示水肥一体化灌溉机、自走式蔬菜打药机、采收机等装备的作业流程,集中展示蔬菜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智慧种植跨越式发展的成效。


本届大会还集中发布了“蔬菜品质提升十大主推技术”,宣传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发布“饶阳番茄”等10个特色果蔬高品质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河北省蔬菜标准体系。


“河北净菜”进京,是我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保障北京市场供应、促进“河北净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毛菜到净菜,如何擦亮“河北净菜”品牌?


河北兴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每天为北京永和大王、盒马鲜生等定点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河北净菜”。


“我们以新鲜蔬菜为原料,从加工到销售均处于冷链系统,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库,生产出的净菜可直接烹饪或食用。”河北兴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吕亚硕说,大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展销平台,让更多优质净菜销售到北京市场。


锚定市场对便捷化、营养化、多元化的需求,我省聚力发展蔬菜产后加工,一大批净菜、鲜切菜项目落地投产,全省蔬菜加工企业有2200多家,加工产品不断迭代创新,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我省制定了黄瓜、番茄等11种主栽蔬菜的产后分级、清洗加工、包装储运全流程标准,实现了从“地头毛菜”到“河北净菜”的华丽转身与价值倍增,不仅大大减少了京津厨余垃圾,还让老百姓方便快捷地吃上放心菜。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河北打造京津冀“菜篮子”核心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