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检察院新媒体中心“繁星”工作室2018年正式启航,“繁星”寓意团结和奋进,希望和光芒,旨在培养出如同星星般耀眼的检察新媒体人才,在法治道路上创作出繁星般的作品,让法治星光汇聚成河,点亮新时代检察文化传播的璀璨星空。
“繁星”工作室由艺术创作实践基地、成果展示阵地、党员组织生活馆三部分组成,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举旗帜、引导舆论职能定位,深耕新媒体普法工作,彰显了检察机关以“互联网+”思维构建普法矩阵、传递法治正能量的创新实践,该工作室在2024年河北省司法厅开展的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六个一”征集活动中荣获全省十佳新媒体普法品牌。
“三心”聚力:打造普法矩阵弘扬法治正能量
作为衡水检察机关新媒体建设的“先锋队”,“繁星”工作室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群众需求,坚持“精准滴灌”普法模式。“繁星”工作室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四大检察,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典型案例阐释复杂的法律条款,用老百姓看得懂、接地气的方式讲述检察故事,确保让法治走到人民群众的身边,走进心田。精心策划。
“繁星”工作室始终致力于打造全链条新媒体传播矩阵,集成衡水检察“两微一网”全自主运维的新媒体政务平台,以“融新实”为发力点,打造“衡检漫步”、“四名创建”、“衡检进行时”等19个特色栏目,实现衡水检察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浪微博等多平台同频共振、同步发声,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格局。
“繁星”工作室以赤诚之心深耕内容生态,用千锤百炼的匠心雕琢每一篇文章、每一条文案、每一帧视频、每一幅图片,让每个字符都成为思想的棱镜,让灵感与现实在碰撞中探寻破层出圈的可能。《以公益检察之名,让衡水湖“羽”众不同》等多部作品被最高检公众号、正义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刊发,阅读量超100+,衡水检察新媒体平台粉丝突破20万,真正让法律知识从“云端”落到“身边”,2024年,“繁星”工作室被市文明办评选为“网络文明家园”。
“繁星”聚光:点亮繁星织就普法星辰大海
“繁星”工作室坚持内容为王、群众视角、守正创新,以“总体谋划,统筹安排,协调落实,总结提升”十六字方针为抓手,构建一体化大宣传格局。在省院指导下,牢固树立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检察宣传“三位一体”理念,积极发挥市级院融通、基层院协同作用,上下联动,协同发力,指导各县(市、区)院挂牌成立新媒体中心,并创建各具特色的新媒体“星”字品牌工作室,充分发挥各品牌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表达,全方位讲好检察故事,形成衡水检察特色新媒体普法品牌矩阵。
原创衡水检察IP动漫形象“清风、浩然”,打造漫画、动漫品牌“衡检漫步”。近两年,共原创动漫、漫画作品20部,均荣获省级以上奖项。为延伸宣传广度和宽度,打破墨守成规的普法思路,在普法形式上再出新招,创新推出漫画周边绘本、书签、U盘等多款文创,为群众带来“趣玩学法”新体验。
近两年,全市共58部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原创漫画《我是“长脖老等”》、《再现“衡桥月夜”》、《星星点灯》、《危废填埋场的“华丽变身”》分别入选最高检正义网“正点巡检”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微电影《归巢》荣获“2023年全国检察优秀传播力作品”奖,漫画《危废填埋场的“华丽变身”》被评为“第七届检察新媒体创意作品展播活动”评为“图文·互动类”正能量作品,动漫《星星点灯》荣获2024年全国优秀检察网络作品征集活动网络正能量精品奖。
人才聚能:引聚“新力量”激活队伍“新动能”
“繁星”工作室以“星辰不拒微光,江河不择细流”的格局,构建“多元赋能+实战淬炼”人才生态链,培育兼具法律素养与新媒体叙事能力的复合型先锋队。坚持“内容为王、情怀为核”的创作理念,促进检察业务骨干与新媒体人才的深度协同,通过双向赋能、实战共创的模式,将一线办案经验转化为喜闻乐见的作品,实现法律专业性与新媒体创作力的深度融合。
长期坚持“量体裁衣”式人才培养计划,以“订单式课题+竞赛式创作”锤炼精兵,激发潜能。一以贯之“开门办宣传”,深化检校共建,倾力打造检校“艺术创作实践基地”,运用人才借力,挖掘当地文艺资源富矿,建立检察机关牵头、市文联参与、市艺研所助力、市作协协助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各自特长,以检察案件为原型,共同创作打磨具有衡水检察特色的高品质新媒体作品,形成“核心团队+柔性智库”的开放式人才矩阵,目前拥有专兼职人员30名。近两年,1人被省检察院荣立个人三等功,1人被省检察院评为先进个人,1人被省司法厅评为“八五”普法表现突出个人,18人在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荣誉表彰中立功受奖。
繁星耀法治,微光聚星河。“繁星”将持续以星辰之光照亮法治之路,用多元叙事连接社会共鸣,让法治正能量如繁星般点亮每个人的心空,在共建法治社会的征程中书写更璀璨的篇章。
张占祥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