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近日,中央组织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恰似一针引线,为基层治理这幅“千手观音图”定下经纬。从城市社区的“红色驿站”到乡村田野的“田坎党校”,从“小个专”党支部到“共享药箱”,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实践正以“绣花功夫”密织民生经纬,让党旗在针脚间熠熠生辉。


针脚细密织就“组织网”。“致广大而尽精微”。浙江安吉的“红色根脉”工程,将党支部建在民宿群上,让党员经营户亮身份、亮承诺;贵州毕节的“乡村振兴指导员”,把党小组嵌入产业链,让辣椒种植户有了“红色智囊团”。这些微观创新印证着: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键看“针脚”密不密。当每个楼栋都有“红色管家”,每条产业链都飘党旗,组织力便如蛛网般将民心牢牢兜住。


穿针引线激活“人才池”。“工欲善为必先利器”。山东寿光的“菜乡头雁”培育计划,让返乡大学生在蔬菜大棚里找到用武之地;广东佛山的“产业链党建联盟”,使技工党员在机器人车间绽放光芒。基层党建不再是“老黄历”,而是“人才磁石”。当直播带货主播能评“红色先锋”,当快递小哥能进“流动党支部”,人才工作便找到了时代密码:让每根丝线都闪耀价值之光。


量体裁衣定制“发展服”。“为政贵在行”。上海长宁的“数字党建地图”,让社区干部用手机就能找到服务资源;宁夏闽宁的“云上党校”,让菌菇种植户通过直播学到福建技术。基层党建不再是“千人一面”,而是“量体裁衣”。当老旧小区的“共享工具箱”解决维修难题,当山区学校的“云上思政课”联通山海,发展难题正化作党建创新的“试金石”。


千针万线绣出“幸福图”。“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武汉江岸的“百姓管家团”化解邻里纠纷,到成都温江的“银发党支部”守护夕阳红;从深圳南山的“两新组织”党建覆盖98%,到西藏拉萨的“马背宣讲队”走遍雪域牧场,基层党建的针脚正绣出民生温度。当“小院议事厅”让胡同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当“红色物业”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人民至上的理念便在针脚间生根发芽。


绣花功夫最怕急功近利,基层党建最忌花拳绣腿。当每个党员都成为闪亮的“引线针”,每个支部都化作精密的“织布机”,我们必能绣出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绵阳科技城新区  刘海军)


来源:今日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