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分行在上级行和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征信为民”理念,围绕征信全覆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征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征信宣传,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提升人工服务“窗口”质效。提供优质查询服务是基层人民银行征信为民宗旨的体现,今年以来,该行征信人工服务窗口进一步强化热情、高效的服务意识,用心、用情解决好每一位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提供暖心优质的征信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征信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征信为民、惠民、利民。今年1-2月共办理征信个人查询3404笔,企业查询376笔,国家机关查询8笔;提交个人异议7笔,企业异议1笔;办理收费查询46笔。


审慎细致办理征信维权。今年以来,该行全面提高征信异议处理效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银行的社会声誉;积极受理征信维权案件,深入查明问题,耐心做好解释,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本地;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与法务部门紧密协作,对于金融机构提供的证据严格把关;增强征信维权工作办理的规范性,严格执行《征信投诉办理规程》,确保程序合法、处理得当,切实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优化自助查询服务。该行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原则,着力增加自助查询供给,优化查询网点布设。截至目前,全辖共有42个征信报告自助查询网点,其中市区有9家,各县域平均有3-4家,缩短了群众征信查询办事半径。此外,该行向每家查询网点下发了查询网点彩页,并将代理查询网点信息发布在该行微信公众号上便于群众知晓。同时,积极宣传手机银行、网银、征信中心官网等线上信用报告查询渠道及异议处理渠道,多种途径满足社会公众信用报告查询需求。


有效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该行保持与衡水市数政局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严控乱办“征信”类公司行为。及时监测“征信”类公司的数量和经营状况,实时通过专业网站摸排辖内“征信”类公司情况,并进行分类统计。同时根据摸排情况开展电话沟通,督导其主动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研究印制了《致企业经营者一封信》,向辖内39家“征信”类企业进行了邮寄发放,呼吁企业及时变更包括“征信”字样的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净化衡水市征信市场发展环境。


创新方式加强征信宣传。为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普及征信知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1月22日,该行依托市文明办“诚信燕赵行”活动安排,举办“诚信之光”文艺汇演。文艺汇演精彩纷呈,将征信知识巧妙融入其中,使征信文化以更亲切、活泼的方式走进群众,营造了浓厚氛围,使观众深切感受征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增强了大家维护自身信用记录的自主意识,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了融市场健康发展。


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积极推动辖内涉农机构依托本行系统平台,提高信息覆盖面和质量;引导辖内各级农村信用社(农商行)依托“双基”共建平台,持续扩大“整村授信”覆盖面。截至去年12月末,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获得贷款245.6亿元,较年初增加171.9亿元,12.13万信用户获得信用贷款68.1亿元,14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47.7亿元。二是积极参与开展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配合市数政局开展衡水市信息共享、城市信用监测等重点工作,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衡水市城市信用监测指标提升工作的通知》,督促辖内各金融机构提升衡水市智慧金融平台的企业入驻率、授权率和入驻企业获贷占比,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截至今年2月末,衡水市智慧金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49家,发布金融产品316款,注册企业35.89万家,其中2.83万家企业发布融资需求1006.51亿元,实际投放600.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