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衡水市冀州区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3月13日,冀州区人民政府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在衡水碧水湾大酒店举行了农业科技合作签约仪式,为冀州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科技“活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科研精英、衡水市农业农村局以及冀州区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签约仪式上,双方代表郑重签署合作协议,会场内掌声雷动,既是对此次合作的美好祝愿,更是对未来农业创新发展的殷切期盼。随后,举行了特聘专家聘书颁发仪式。这一环节,不仅体现了冀州区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更预示着冀州区与省农科院在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等领域将展开深度合作。
签约仪式结束后,一行人前往北京新发地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中心、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等多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现场,专家们认真考察,与当地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冀州农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各团队之间积极对接,从种植技术到产业规划,从市场销售到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为后续的深度合作找准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据悉,本次合作聚焦于五大核心领域,涵盖了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农业全产业链增值、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作为全省农业科研的“领头雁”,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其12个研究所、700余名高端人才以及 438项新品种、388项国家专利等“科技家底”,将为冀州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冀州区则拥有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冀州区锚定“衡沧高品质蔬菜聚集区”目标,以“五区五园两基地”布局为重要引擎,积极引龙头、强链条、提品质,日光温室大棚先进种植技术、“AIPA”智慧化育苗种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北京新发地、千喜鹤等12个重大项目先后投用,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农文旅融合”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果蔬种植面积达5.76万亩、年产量16.66万吨、产值达7亿元。
此次合作对于冀州区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冀州现代设施农业迈向新台阶,打造“科技+产业”融合高地,加速科研成果在冀州的落地转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新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方面,将广泛应用各类农业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助力冀州现代设施农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发展;在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方面,通过提升农产品品质、搭建产销平台、培育特色品牌等举措,打造完整产业链,增强冀州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活动,培育本土人才,为冀州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当前,冀州区正全力打造京津冀优质果蔬供应基地,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塑造农业品牌“金招牌”,农业产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向智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加入,无疑为冀州农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冀州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丰硕成果,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此次冀州区人民政府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合作,是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合作,共同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通讯员 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