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深州市着力打造“一乡镇一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政策理论学在前、工作思路谋在先、群众需求摆在前。深州市组织各乡镇宣传委员深入调研论证,通过征求村民意见、与村“两委”班子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群众需求,结合乡镇实际,选定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主题,并多次细化项目实施流程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最终确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7个试点村进行重点打造。


在北溪村镇,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的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梅花拳进校园 传承非遗文化”等系列活动。在兵曹乡,围绕群众文艺爱好者聚集地的特点,组织“夕阳红文宣队”开展文艺演出、书法宣教、理论宣讲、政策宣传……


深州市针对基层群众需求,精心培育特色项目,依托各乡镇文化基础、人员特点、地域条件等特色优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建设与文艺活动、宣传宣讲、非遗文化等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同时,依托公共文化空间、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及教育培训基地、名家工作室等资源,打造了辰时镇“共享驿站”、穆村镇“桃源祥大厅”结婚礼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解决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弘扬简约文明的婚嫁新风尚,引领群众互帮互助,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人心,深州市坚持特色引领、典型引路的推广初衷,组织召开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观摩交流活动,对17个“一乡镇一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进行观摩、交流、评比,引导各乡镇在复制推广中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基层思想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目前,该市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并全部免费开放。


编辑:闫海雪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