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冀州古城遗址城墙厚重、湖水灵动、飞鸟翩跹,文化浸润下的遗址景色格外秀美。走出遗址,沿湖滨水岸线路前行,碧水湾码头、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新景观林立,巧妙地串联起独具区域特色的“湖滨水岸 文明新风”文明实践示范带。
近年来,冀州区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质增效,立足湖滨水岸资源特色,按照串点成线、集片成带的工作思路,集成区域“城市书房”“环湖健行步道”“集体婚礼”“心理辅导”“全域治理平台”“历史文化街区”“古城遗址”等20多项公共设施资源,构筑起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新体系。通过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涵等形式,进一步增强文明实践与广大群众的互动体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群众、走深走实。
聚焦“在哪做”,盘活阵地资源。深入挖掘城市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着力整合各类阵地资源,深化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在统筹调配、盘活激活、联通共享上下功夫。围绕传承记忆、丰富群众文化这一主题,将老城区改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同时规划建设打卡点,通过组织开展老城文化摄影文明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助推实践资源“动”起来、“活”起来。聚力打造碧水湾码头“城市书房”、冀州吉美购物广场文明实践示范点、冀州中医药文化夜市、湖滨体育场文明实践示范点、环湖赛道文明实践示范点等20个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示范点位,将其串联成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示范带,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推动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高质量、内涵式方向发展。
聚焦“怎么做”,丰富实践活动内涵。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核心理念,持续拓宽文明实践品牌建设路径。在湖滨体育场文明实践示范点,围绕体育运动主题,组织该区各乡镇、单位篮球队伍开展“村BA”体育赛事,同时推出花丝、三皇炮捶等传统非遗和特色农副产品展示,以体育赛事展示冀州文明形象。在环湖赛道文明实践示范点,依托环衡水湖马拉松赛道,开展绿色骑行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据统计,今年以来,冀州区精心筛选了6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重点涵育扶持,全面覆盖了文化传承、家风家训涵养、体育健身、社会教育、文明风尚培育等方面,举办各类活动520场,受益人群近2.3万人次,深受群众好评。
聚焦“做什么”, 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以文明实践示范带为主轴,统筹调度当地各文明实践站、所以及各文明实践单位,加强活动品牌策划,凝聚起涵盖移风易俗、健康养生等在内的精神动力。截至目前,该区已形成“甜蜜经济”集体婚礼移风易俗品牌创新、全域公园“村BA”、健康步道、研学劳动、中医药文化夜市等特色鲜明的精神文明实践品牌。随着一桩桩文明实践办到群众心坎上,正能量满溢的文明新风尚也根植入当地居民的内心,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精神力量。
通讯员 刘延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