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人武部帮扶下,我们倾力打造‘红色刘堂’文化品牌,以新建节振国纪念馆为抓手,以点带面,多点突破,军地携手描绘出了一幅‘红色老区、绿色发展、金色未来’的美丽乡村新景象,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日前,刚被评为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的故城县郑口镇刘堂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刘玉福自豪地说。


刘堂村是抗日英雄节振国的故乡。当年,他领导中国第一支产业工人抗日武装巧端新城子碉堡、攻克都山、血战凤山,威名远扬。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事迹被改编成文艺作品,广为传颂。革命烈士史任公、节文兴、李振香等也都是该村人。该村被河北省军区确定为“一地一乡”帮扶示范村后,故城县人武部调研论证,决定以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为牵引,助推乡村振兴。在这一思路引领下,军地以节振国生平事迹为主,辅以其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刘堂籍英雄人物,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出等形式,建起节振国纪念馆,系统介绍刘堂村英雄儿女,激发村民爱国爱家乡热情。同时,新建“红色刘堂·英雄儿女”群体雕塑、节振国主题文化广场、红色文化主题街。打造红色名片过程中,县人武部和村委会联合向刘堂村在外乡贤发出倡议和邀约,凝聚乡村振兴力量,节振国的儿子节风生带头捐款并捐赠节振国烈士遗物。截至目前,建成开放的节振国纪念馆已接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师生和各类访客数万名,成为当地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一个亮点。


笔者在节振国纪念馆看到,刘玉福把节振国刀劈日本宪兵的英雄事迹与“必须坚持斗争精神”等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讲解,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在节振国主题文化广场,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红色电影《节振国》,营造浓厚的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氛围,让置身广场的游客身心受到洗礼。


编辑:闫海雪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