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加强党建引领,完善村民自治。该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选优配强“领头羊”,积极培育储备村级人才,将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农村自治平台,定期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等活动,组建村民理事会,全面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严格落实村“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开展“为群众办好事、解难忧”活动,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法治保障。该乡将法治乡村建设与信访维稳、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为乡村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充实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创新完善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一站式解决机制,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建设,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培训等服务。重点围绕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开展涉农普法宣传活动。
提升德治水平,助推文明乡风。该乡持续加强道德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开展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组建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同时以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事迹展室为载体,开设家风家教、移风易俗宣讲课堂,培育文明新风尚。拓展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书屋建设,发挥董子祠、李林烈士纪念馆、赵陈烈士纪念馆等优质文化资源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以仝站里村、前王常村、花雨村的文艺汇演团队为基础,辐射带动周围村庄开展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