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开始前的传国旗仪式。
活动开始前,全体人员参加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上,在场人员满怀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之情,集体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国歌声在十三中操场上空回响。
上午9时,专题报告会正式开始。
金一南教授作报告。
为什么是中国?
历史人物“四问”解读中国沧桑巨变
报告开场,金一南教授看着台下的十三中学子感慨万千。年轻人精神饱满,目光灼灼,切实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为了让十三中学子带着问题探究中国百年的沧桑变化,金一南教授开场便借李约瑟、蒋廷黻、邓稼先、李奇微四位中外历史人物之口提出四个问题——
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蒋廷黻之问:“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
邓稼先之问:“再过30年,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李奇微之问:“如果中国士兵掌握了和美国同样的技术装备,将会怎样?”
报告中,金一南引用大量中外史实,深刻剖析了中国从国家濒临绝境、文明岌岌可危,到如今繁荣昌盛、民族复兴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砥砺前行,不仅铸就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全面自信,更在抗争与牺牲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胜利与辉煌成就。这一历程,铸就了中国人民史无前例的“集体自尊”,是无数英勇无畏的先辈们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
报告会现场。
为什么是新青年?
多次自发鼓掌见证学子自信力量
报告过程中,十三中学子聚精会神、认真聆听。讲述屈辱的近代史时,同学们纷纷凝眉沉思,暗自攥紧拳头;讲述党和人民的抗争史时,很多同学情不自禁潸然泪下,为先辈的无私奉献而动容;而在最振奋人心的报告会后半段,金一南教授用大量资料和数据证明我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学生们不由自主地爆发出多次热烈的掌声,用行动响亮地回答——自信,坚定,他们是新时代的中国新青年!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说;
“在电磁弹射领域,美国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来问我。”马伟明(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说;
……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学子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新生力量,正在茁壮成长,并将在十三中家国情怀的培育下更加繁盛。十三中高一学生那日淞自幼树立参军报国之志,目标大学是国防科技大学。收到十三中有专场报告会的消息,那日淞的妈妈李女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报告会。她表示,十三中的校训是“奋进!——为中华之崛起”,金教授报告的主题是“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二者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学校能够精心为学生们组织这么高规格的报告会,作为家长非常感动,也更加相信孩子在十三中奋斗三年一定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
报告会现场。
为什么是名校?
十三中党委书记“四问”展现学校风采
报告会结束后,衡水市教育局督学、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党委书记白祥友化用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振聋发聩的三问,向十三中学子提出了触动心灵的爱国四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是!”
“爱!”
“愿意!”
“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为中华之崛起,奋进,奋进,奋进!”同学们的回答铿锵有力、坚定不移。
这样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家国情怀一脉传承,民族复兴根植内心。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之中,教育则为伟业的实现注入源源不绝的力量。
当天来到报告会现场的还有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河北省首批名校长工作室“白祥友校长工作室”的众多成员。无论是十三中的老师们,还是来自省内外的“白祥友校长工作室”的成员,他们都是怀揣着育人梦想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都坚信自己正在培养的是祖国的传承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活动最后,金一南教授高度赞扬了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解放生命,激爆潜能,超越每刻,卓越一生”的激潜教育理念。“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励人向上、向善、负责、担当,通过传递知识,完成人格的塑造。十三中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本质完全契合。”金一南教授说。
“中国没有单个的英雄,只有众多默默付出的中华儿女,今后我要践行十三中‘奋进!——为中华之崛起’的校训,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刘欣蕊同学的深情宣告代表着全体十三中学子的心声。
这场关于爱国教育的“问”与“答”,已然收获了最圆满的答案。
衡水市教育局督学、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党委书记白祥友(左)为金一南教授颁发“国防教育指导专家”聘书。
(图片由王雅鸣 霍锦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