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并秀,港城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回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每一次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都源于科技创新蓄积的发展势能。我市聚焦“十大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技术研发应用,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彰显“智造”实力


6月9日晚7点,河北省首艘搭载AI技术系统的4000匹级多功能拖轮“一航津远”,在位于西港开埠地的中交一航局五公司船机中心造船基地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市造船行业水平在智能AI领域实现新突破。


企业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最关键的一环。我市企业坚持科技立企、创新驱动,在新产品开发、新装备研究、新工艺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通过应用AI技术,汇集了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集成平台等众多智慧化成果,实现了全回转自动舵功能、多元感知夜航辅助功能、可视环船影像功能、局域网无线覆盖功能,并实现能耗监测和数据采集及存储,极大地提高了拖轮的操作性能。”船机中心负责人邰杰介绍。


时不我待争朝夕,奋进扬帆正当时。


滑轨运转,焊花闪烁。6月28日,在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二号车间内,工人正在对高温气冷堆蒸发器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及压水堆蒸发器完善化项目进行最后的施工。


项目负责人李向国介绍,项目建成后,哈电重装每年可新增制造4台套高温气冷堆蒸发器及一台套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能力,预计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实现16亿元,同比增长33.3%,利润总额实现1亿元,同比增长100%,将为社会增加100人就业机会。


新技术的研发、新装备的应用、新工艺的提升,促进了我市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它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广阔舞台彰显了港城“智”造实力。


6月30日,继港珠澳大桥之后,我国又一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驻秦企业航五公司发挥“航五智慧”,研发新技术、采用新工艺,CAD制图、BIM建模、三维画图……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海底沉管隧道滴水不漏,让港城“智”造闪耀珠江。


驻秦央企中铁山桥同样参与了深中通道的建设,公司突破新技术、赋能新材料、升级新装备、提升新工艺、树立新标准,广泛应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完成深中通道总重约9.2万吨的钢箱梁制造任务,引领了“智”造新潮流。


产研结合,点燃“高质”动能


近日,走进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桥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机器轰鸣。记者看到,一根根管坯经过多个工序后,变身为一个个汽车桥壳。


通桥科技董事长杨芝宝介绍:“我们公司使用的是最新的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制造技术,生产的汽车桥壳疲劳寿命高于国家标准35%。”


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我市积极当起“科技红娘”搭“鹊桥”,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专业化企业等进行深度产品和技术合作,推动设备技术迭代升级、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平台技术拓展应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汽车桥壳是汽车底盘上的关键零部件,承载大,强度刚性要求高,重量要求轻量化。”杨芝宝说,过去汽车桥壳主要采用铸造和冲焊方法,能耗高、利用率低,产品还有漏油、断裂现象,多年来汽车桥壳行业一直在寻求先进的替代技术。2023年初,在市政府举办的政校银企对接合作“直通车”活动中,燕山大学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郝连旺作为“技术经理人”,给企业“送”来了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制造技术。


“我们采用这种新技术一年来,助力企业汽车桥壳产品更新迭代,大幅度提高了汽车桥壳承载能力和质量水平,而且解决了易漏油和易断裂问题,生产过程以循环水为成形介质,实现了零排放。”杨芝宝介绍。


通桥科技体会到了产学研结合的好处,而我市另一家企业中油宝世顺同样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


中油宝世顺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专业化企业等进行深度产品和技术合作,开展输氢管材等4项新产品研发;积极参与国家新产品开发项目,与鞍钢等13家单位联合开展先进双金属复合管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装备技术自动化、智能化交流合作,与西马克公司、上海宝信等进行上百次技术交流,推动设备技术迭代升级、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平台技术拓展应用。“目前,公司钢管订单任务饱满,产能几乎达到满负荷状态,我们公司所属制管、防腐、弯管等4个车间,都在24小时不停机倒班生产,员工们干劲十足。”中油宝世顺公司新能源管材厂厂长常向阳介绍。


高校院所有技术、有专利,却找不到应用场景,企业和个人有需求,却不知道从哪家引入。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去年以来,我市创新技术经理人制度,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通市场、擅转化的复合型技术经理人队伍。他们活跃在科技成果转化一线,当起“科技红娘”搭“鹊桥”,一头连着科研院所,一头连着市场和产业,推动“联姻成果”转化。


“目前,全市已有452名技术经理人,其中66人为河北省科技厅专家库人才,127人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市科技局局长冯智恩说,这些技术经理人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解决了氟化物光学晶体制备技术、爆炸硬化高锰钢拼装辙叉产业化技术等30多个国内外技术难点问题,发布科技成果4000多件,696项成果落地转化,让更多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技术加持,催生“裂变”质态


新技术往往发生在工业领域,人们常常忽视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在我市,许多农业企业敏锐把握契机发展自己,新品种落地、新技术应用、新农机驰骋、新农人添力、新模式成型……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用新质生产力催生更强农业质态。


美术馆、听松台、霍比特动物小屋、休闲草坪……微风徐徐、白云悠悠,7月5日,漫步在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民寨示范基地,仿佛置身于公园,而忘了这是一个果园。


时值7月,今年的大樱桃采摘虽然已经结束,但在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内,仍然能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带给这里的勃勃生机。


琳海生态种植的大樱桃是“玲珑脆”“昌华紫霞”等新品种,由于口感佳、品质优,今年一经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欢迎,每公斤售价398元至798元,比普通大樱桃高出许多倍。


“玲珑脆”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樱桃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赵艳华带领团队历时17年培育出的优良樱桃新品种。机缘巧合,“80后”新农人朱海洋了解到这些大樱桃新品种。经过实地考察,2022年他便与昌黎果树研究所签订新品种苗木品种权实施独占许可协议,重金买断了“玲珑脆”等5个大樱桃新品种的全国独家苗木经营繁育权。此举在全国樱桃行业也属首创。


好的品种还需辅之以好的种植管理,才能结出品质优良的果,这方面琳海生态花了不少心思。这里打造了视、听、嗅、味、触“五感”美学环境,樱桃听着音乐、伴着鲜花生长;这里的田间施用的是农家有机肥、人工除草、蜜蜂授粉、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系统灌溉……


今年6月,首批“玲珑脆”上市,我国知名樱桃专家张开春、刘庆忠、潘凤荣等实地观摩,品鉴后给予高度评价:“个大均匀、色泽艳丽、风味浓郁,适应性强、示范性好,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


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催生琳海生态农业新的农业质态。而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有望让北戴河新区的苹果育种迎来变革。含糖量超过17%,出汁率达到75%……近日,在北戴河新区中国农业大学与渤燕(秦皇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苹果实验站内,依托我国科学家研究攻关的苹果基因组辅助预测技术选育的新品种苹果苗已经进入生长期。


“省工时、抗病害、产量高,耐贮藏长达9个月……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高品质苹果,对消费者、生产者和经销商来讲都是梦寐以求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张新忠教授介绍说,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与渤燕(秦皇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经过研究攻关的苹果基因组辅助预测技术支持,北戴河新区的苹果育种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有望让这个愿望“美梦成真”。


时间年轮镌刻历史荣光,时代方位标注崭新希望。在新时代、新起点,我市以创新引领发展,以科技驱动未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秦皇岛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生动地呈现出来。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