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了科技助力盐碱地变“牧草绿”的事,这两天,在张家口沽源的盐碱地上,也有个“宝贝”进入了收获季,它就是藜麦。


  藜麦虽小,营养却不少。低糖、低脂、低热量,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沽源生产出的藜麦面粉、饼干、代餐粉等美味拥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


  沽源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短,部分土壤严重盐渍化,农作物生长在这里要“过五关斩六将”。而藜麦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这位“特种兵”成功与沽源“结缘”。


  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永刚说:“我们从2014年起引进藜麦,与中国农科院藜麦育种团队经过调研考察、研究论证,拥有了科研成果“冀藜2号”和“冀藜3号”,打破了华北地区不能生产藜麦的历史。”


  科技的助力,让藜麦从“绿色”变为沽源的“特色”。沽源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设立14个藜麦种植基地、2个藜麦育种基地,选育适宜坝上地区种植的藜麦优质品种20多个……如今,这里成为了藜麦品种培育的“摇篮”。


  现在,沽源14个乡镇的藜麦种植面积达4.5万亩,是华北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藜麦生产加工基地,全国六分之一的藜麦都出自这里,年产值突破亿元。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