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武强、饶阳、安平,衡水北四县比邻而居,风土民情相近,方言俗语相通,历史上很长时间属同一辖区,清雍正年间为一州三县。清末,深州知州吴汝纶主持编撰《深州风土记》,内容包含四地民情,其中一些名称已经湮没在了时光里。


深州


明永乐十年七月十六日(1412年),深州知州萧伯辰因水患迁城,未及修城。到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才筑土城。嘉靖十二年(1533年)平度州人官一夔到任,城已颓坏,遂重修之,并为四门命名:东曰“迎晖”,西曰“望岳”,南曰“临滹”,北曰“拱辰”。


深州的堂室也有雅称。会稽监生、深州判官陈有谦撰文《判官厅壁记》载:深州自兵燹(战火)后,官廨倾圯,康熙五年(1666年)于州宅西更立判官宅,其堂额曰“协和”,前任陈君所题;其内堂曰“爱人”;后宅有楼,曰“怀保”;楼之西偏房为书室,门外有二槐树,故书室为“双槐轩”。陈有谦是忧国忧民的君子,其文中写道:时登楼瞻眺城廓,丘墟烟火如晨星,恻焉心伤,今水旱频仍,愧乏救荒之政。


深州书院的名称有过几次变更,亦是雅称。明嘉靖年间,知州余一鹏在州治东南建“恒麓书院”。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州邹云城到任,书院颓废日久,便与武强知县姚德文、饶阳知县罗以桂、安平知县黄河清商议翻新书院。众人寻找院址,惟西城外三里的吕公祠合适,这里一向是诸生会课之所,境遥地僻,可资藏修。于是,邹云城偕三君捐资创建,并向当时的制府、桐城人方恪敏求书院名称。方道:恒麓无考,“深”为故博陵郡,即命名为“博陵书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张杰任知州,振兴书院,兴立义学,州人希望张杰为翻新的书院命名。张杰以深州是唐代文学家张鷟故里,取张鷟文章瑞于朝廷之说,易名为“文瑞书院”。


“文瑞”一说亦来自明代《一统志》的一段记录:唐代张鷟儿时梦见紫文大鸟,后贵州刺史为其堂制匾,曰“文瑞”。


村名也有雅称。因为大冯营村民李自伦六世同居,是家庭和睦的典范,天福二年(937年)该村奉诏书改名为“孝义乡仁和里”。“仁和里”称谓,一直延续数年。


武强


嘉靖二十年(1541年),慈溪进士姚潓由工部郎出任武强知县。是时科役繁杂,姚潓一概不应。其修庙学,创“名宦乡贤祠”,又翻新县宅和后堂。政事之堂命名“亲民堂”;后堂命名“澄思堂”。慈溪人、武强编修袁炜为亲民堂作记;武强编修欧阳?则为澄思堂、名宦乡贤祠作记。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鄷都监生杨衷任知县,在学宫前移碑亭,凿泮池,又于滹沱之滨掘得两个石表,移置学宫左右,为其题名,碑左题为“科第”,碑右题为“岁贡”。


康熙二年(1663年)宝丰举人李道光任知县,爱士恤民,修学宫,补城垣,修葺养济院,曾自为修学记,又在县宅后园构建斗室,园名曰“乐丰”;斗室名曰“则学轩”,亦自为记。


乾隆年间,本县举人张敦行、生员娄俊傑,募集资金修小范桥。桥成后,汉川举人、武强知县姚德文为桥命名,曰“惠济桥”,并撰《修桥碑记》。


武强书院名称亦是雅称。初时,知县吴龙见创立书院,至姚德文时,名曰“滹川书院”,以滹沱河畔取书院名,武强古十景亦有“滹川夕照”。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到任的隆昌举人彭湜得武强娄氏旧业,改建书院,易书院名,曰“萃升书院”。“萃”,草丛生、茂盛之意,引为聚集、聚拢,萃升即团结和睦、乐于助人之风。


武强南赵石村有御赐给左都御史刘谦的“廉平堂”匾额。“廉平”,清廉公平之意。


饶阳


正德八年(1513年)到任的淄川监生、饶阳知县仇相曾奉令修城。板干、畚箕均取办于官,从财务出工钱,召募于民,城基广三丈六尺,高四丈有余,延袤三里,建有三门,东门曰“淳美”,西门曰“安阜”,南门曰“饶川”。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东莞举人张仲孝任知县,修庙学,墙宇、门庑、斋舍、仓库,改低矮为高广。还创建了卧碑(条规碑石)、泮池,置礼器一百一十三事。且创立书院,取名曰“近圣书院”。


莆田人林尧英于康熙八年(1669年)任知县,有很高的文字功底。是时,教谕胡一鲲(字紫霄)有贤行,林尧英为其立“德教碑”,其中写道:今子崇尚文教,勉励学官,始命礼臣请复岁科试。


训导张思达,新安贡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任。以师道为己任,每年科试,有贫寒学子无路费者皆资助。还将积攒的俸赐二百余金用于修文庙,因劳累卒于任上,诸学生为其立“遗教碑”。


康熙四十年(1701年)上任的绍兴岁贡、饶阳县训导孔兴朝,在明伦堂一侧建一斋房,取名“进德斋”,早晚课试有违反校规者,在斋内引罪自责,等待其悔改而止。孔兴朝后来调任苍梧知县,卒于任上。


在饶阳城外东南隅有一口著名的水井,曾有砖铭,曰:“药局太平圣惠井,淳化壬辰平章昉”。据载,明崇祯中期,邑人路太常曾石上作记,记录圣惠井的故事。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单作哲重新清理此井。后人一直称为“圣惠井”。“圣惠”源自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撰的大型医药类方书《太平圣惠方》,此书北宋时期历时十四年完成。遵循自然规律谓之“圣”;体恤他人谓之“惠”,用心让老百姓受益受惠,为“圣惠”。


饶阳有一地,名曰“义成堡”。据《新唐书·刘君良传》称,刘君良,饶阳人,隋大业末年,天下大乱,乡人联合共同筑堡,称堡为义成堡。


“圣惠”“义成”,皆有可念之事,而获不凡之名。


安平


嘉靖十年(1531年)到安平上任知县的肤施监生赵文中,曾修一祠、一亭,取名为“启圣祠”“敬一亭”,自有深意。


光绪四年(1878年)九月,山阴监生娄诗汉任安平知县,为政厚德,次年正月卒。安平官民泣送数十里,至境外。光绪七年(1881年),深州知州朱靖旬称,娄诗汉查灾放赈,积劳病故,为其呈请制军(总督)李传相,奏请抚恤赠为知府衔。县人为娄诗汉立碑纪念,碑名为“遗爱碑”,饱含民众深情。


王锦阳,字耀廷,青阳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到安平任知县。上任后不久调任他县,县人相送其到任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王锦阳复任安平知县,出百万俸钱,将县宅修葺堂皇,落成之日正逢下雨,县民称县宅为“甘雨堂”。


深武饶安,还有许多湮没在时光里的雅称。如,城有静安城,镇有新砦镇,渠有平虏渠,水有九峥曲,桥有交津桥,河有胡卢河……很多很多,随沧海桑田,岁月浮沉,而成为历史或旧迹。


作者:季竹林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