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在主动转型中蓄能增势,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发扬“厚德 精诚 创新 奉献”的院训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一院多区”新发展格局,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现新的发展。即将投入使用的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区就是医院打造“一院多区”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市三院筹备北院区的重要决策是基于什么原因考虑?北院区在科室设置和综合医疗服务方面有哪些特点?北院区科室设置情况怎样?……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市三院相关负责人。


记者:北院区这两年一直是我市人民翘首以盼的重大民生项目,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作出筹备北院区的重要决策,是基于什么原因考虑?


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窦勇进:我院北院区建设作为医院不断推进和改善医疗服务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备受广大市民关注。一方面,医院主院区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医院用地饱和,房屋紧张,一些科室无法设置,设备配置不足,人才引进受限,能力提升受到极大制约。北院区的筹建和启用以现代化综合性三甲医院建设为目标,会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更多的医学人才高峰,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辐射带动全市相关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市三院作为技术人才密集、专业特色突出、医疗设施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医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决策部署,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深化综合医疗改革,让广大群众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更多红利。近年来更是围绕“精专科 大综合”的目标以及通过构建“一院多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为满足百姓就医提供坚实的基础。


记者:北院区即将正式启用,可以说是市三院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对此医院前期做了哪些努力?


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苑丽双: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关爱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区即将启用。这也标志着市三院发展迈进新篇章、开启新征程。


筹建北院区是一项惠民工程,为确保北院区如期投入使用,尽早让患者体验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医院以高度紧迫感和责任感,落实各项责任,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班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积极为北院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进行对口衔接和详细安排部署,同时广泛听取征求各重点部门意见,针对各自提出的困难及问题,开展集体商讨,当场研究解决办法。发扬疫情时期市三院“迎难而上、不畏艰苦、齐心协力”的奋斗精神,结合实际优化流程、注重实效解决问题,共同努力推动医院北院区顺利启动运行;北院区在筹备过程中对整合医院内外部资源、医院整体发展路径、北院区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都作为筹备工作重点去推进,让医院从硬件上、软实力上,都能和现代化的三级医院相匹配,切实为患者提供舒适优良的诊疗环境和诊疗品质。


记者:路北综合院区位于哪里,院区科室设置有哪些变化?提供哪些综合医疗服务?


苑丽双:北院区位于我市中心北大街与永安路交叉口西南角(孔颖达公园北邻),总建筑规模为7000平方米。院区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老年病科等特色业务科室。实行“一个医院,两个院区,独立化运营,同质化服务”模式,即北院区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在医院管理、服务模式、设备配置、薪酬人员管理、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方面与市三院本部实行同质化服务管理策略。医院旨在将北院区打造成以病人为中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安全卫生、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医疗服务将辐射路北周边众多社区、学校和单位,极大方便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


记者:北院区开诊后,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群众就医体验?


苑丽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群众就医体验,北院区将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以新院区建成投运为契机,巩固发扬优势学科的同时,持续推进“强学科、铸品牌、抓服务、优环境”,向高精尖优方面不断迈进,更好地服务于衡水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优秀人才的培养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医院人才和技术与现代的医学发展同步,始终战斗在业务的最前沿。此外,北院区将全面升级预约诊疗系统,优化诊疗流程,缩短就诊等待时间,积极改善医疗服务态度,着重解决环节问题,提高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继续秉承公立医院公益性,持续推出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方便群众就医,减少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