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升:


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河北省卒中学会急诊救治分会委员、衡水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衡水市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四院神经内科一科主任。


擅长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脑卒中危重症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和治疗,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早期康复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筛查及管理;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各型痴呆的诊断和治疗;各型头痛、头晕的诊断和治疗;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时,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此时,会有各种疾病趁虚而入,尤其是患有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们,更要特别注意预防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中风”,即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包括脑缺血性病变和脑出血性病变两大类疾病,其中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占70%—85%,出血性中风约占15%—30%。


作为卒中中心医院,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卒中临床诊疗体系和多学科协作的急诊溶栓绿色通道、择期介入支架,其在简化流程、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与院前急救救治体系结合,形成覆盖全市450万人口的脑血管病快速救治网络,大力提升了急救能力,在脑血管疾病“精准高效救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那么高温天气下,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呢?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今天,本报有幸邀请到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吴爱升并进行了采访。


记者:吴主任您好,请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脑卒中?


吴爱升:脑卒中也叫急性脑血管疾病,它是因为血液供应脑部的动脉系统发生了堵塞或者破裂而引发的,具有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在临床上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一类是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分为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记者:能否再形象地描述一下?


吴爱升:如果说咱们的大脑像农田,脑血管就像在灌溉农田的水渠。如果水渠堵了,农田里的庄稼就会缺水旱死,这就是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死”;如果水渠里的水溢出来,庄稼就会被水淹死,这就是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出血”。当庄稼缺水了,我们就要想法儿把水渠打通,相反呢,农田不是缺水而是已经“涝”了,我们就要把溢出来的水排出去。所以说啊,缺血性的、出血性的脑卒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


记者:为什么高温、湿热天气,容易发生脑卒中呢?


吴爱升:高温天气时,人体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这就需要血液循环要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额外的血液循环负荷,会使血压升高,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与此同时,由于高温散热的需要,血流向外周皮肤分配,还会造成大脑血流量的锐减,继而诱发因高温天气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


记者:在日常生活中,缺血性脑卒中要比出血性脑卒中明显多一些?


吴爱升:你说得对。在统计上,缺血性脑卒中要远远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70%左右。


记者:大脑出现缺血,后果会十分严重。


吴爱升:我们的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血管发生堵塞造成大脑缺血,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大脑缺血一分钟,就会意识模糊,缺血两分钟,脑电活动就会停止,缺血五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损伤、死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脑组织损伤后会累及神经功能区,造成偏瘫、麻木、失语、眼球运动麻痹、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颅内动脉闭塞性综合征。


记者:目前,我国脑卒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吴爱升:我这里有这么一组数据,根据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卒中大国。


记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过度肥胖、喜欢吃大鱼大肉、长期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睡眠时间每天不足五小时,这些人群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也高于其他人。


吴爱升:是这样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首先要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记者:那么,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吴爱升:脑卒中易发生在高危人群中,具体来说脑卒中有8个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 (房颤)、体重超重/运动不足、抽烟、酗酒、年龄超过45岁。


一个人如果占了这其中的三点,就是卒中高危人群,应该到医院做筛查。包括接受脑卒中筛查,检查血管是否有脑血管堵塞、脑动脉斑块、是否有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等。因此脑血管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而不是等到发生后再控制。


记者:脑卒中前有哪些预警信号和临床表现?


吴爱升:从脑卒中的治疗经验来看,脑卒中的预警信号主要有下面这五方面:突然间偏身麻木、无力;突然眼睛视力模糊;讲话不清楚,流口水,嘴巴歪;突然出现头晕及旋转感;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有的还伴有呕吐等症状。


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不能忽视,要赶快去医院检查,也可以辅助做CT、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检查、脑电图等相关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及早采取措施。一般来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院会进行急诊溶栓治疗,最短时间内开通血管十分关键。 


记者:对于如何预防,有没有好的建议?


吴爱升:预防脑卒中,实际上并不困难。大家按照以下几方面做就能起到预防的效果。


控制“三高”。控血压:普通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通常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年龄>65岁)收缩压一般应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承受还可进一步降低。控血糖:理想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7mmol/L。控血脂:血脂异常者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血脂的调控目标,应将LDL-C降至2.59mmol/L以下。


合理膳食。低钠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有效控制血压,进而降低卒中风险。因此平时应注意“少放盐”、“少吃咸”,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约平一啤酒盖)为宜。优“脂”饮食: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易导致高胆固醇血症,继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因此,日常饮食应适当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增加植物性脂肪的摄入:植物性脂肪(如大豆、花生、葵花籽)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可有效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于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作用。


戒除烟草: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尼古丁对血管壁的损伤,降低卒中风险。此外,提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控制体重:控制体重不仅是单纯地减脂减肥,同时还可降血脂,改变血液黏稠状态,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适当运动:科学适当地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增强体质,还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一大利器,进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但是,湿热天气不建议到户外运动。


及时筛查。有高危因素的人应该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做好脑卒中筛查,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要坚持规范用药控制病情。如果大家注意平时的保健和筛查,脑卒中是完全能够预防的。


记者:在医学上,脑卒中的预防通常分为三级预防,请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吴爱升:一级预防指的是中风发生之前的预防,防患于未然,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比如要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患有高血压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要高于正常人的六倍,如果再合并高血糖,它的危险性要升高至八倍;这类人群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我们要做到三早预防,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如何避免再次复发,可以说是亡羊补牢,更要强化慢病管理及达标,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并定期随访复查。


三级预防就是早期康复,防止废用误用综合征导致二次致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记者:一旦出现脑卒中的先期症状,我们要如何做呢?


吴爱升:这点很重要。家人或者目击人是患者第一个守护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与此同时,还应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方法,具体有以下五点:



保持镇定,切忌高枕:发现患者突然发病后,家属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让患者绝对卧床,勿枕高枕。


安慰患者,切忌摇晃: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如果患者人已昏迷,切忌对其大喊大叫或猛烈摇动其身体,尤其是头部,以防病情加重。


气道畅通,切忌堵塞:保持患者气道畅通,解开患者领口纽扣、领带、腰带,如有假牙也应取出;清除口腔呕吐物,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


未诊断前,切忌吃药:在患者病情尚未获得明确诊断时,家属如果没有医学背景,不要给患者吃任何药物。


正确搬运,切忌震动:正确的搬运患者,不要急于从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患者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


最后想说一点,我们衡水四院有脑卒中绿色通道和急救团队,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都有成熟的治疗技术和方案。针对不同时间段的患者,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施治策略,确保患者第一时间救治,早期、最大程度得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