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迎来端午节,端午节吃棕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在享受美味佳肴之余,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危险和隐患的发生。近年来,因用餐不小心导致的食道异物急诊患者日益增多,这种“节日病”需更多地引起我们重视。
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枣核、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儿童误将小玩具咽下,如硬币、纽扣、大头针、纽扣电池等,称为食管异物。异物多嵌在食管狭窄处,若不及时取出,延误治疗可引起食管周围炎和脓肿、纵隔炎和脓肿、食管瘘、甚至穿破大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
食管异物常见原因有哪些
A.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喜欢把硬币、玩具、电池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偶有不慎即可被吞入食管;进食时哭闹或嬉戏易将口内食物囫囵咽下或将异物误咽。
B.吞咽功能不健全,饮食过急或进食时精神不集中使鱼刺、鸡骨、肉骨被误咽入食管。
C.义齿过松、食物黏性过大或口腔黏膜感觉减退,使义齿脱落随食物进入食管。
D.睡眠时觉醒程度低下,义齿脱落误咽入食管。
E.掺杂于食物中的细小核骨、刺被误咽入食管。
F.不良劳动习惯,如木工鞋匠或装修工将钉、螺丝等含在口中不慎吞入。
发生食管异物我们如何正确处理
食管异物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一、当发生食管异物时切忌惊慌,不要继续进食,尽量不要做吞咽动作。
二、立即去附近的正规医疗场所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三、尽量准确地告诉医生异物刺痛感或者不适感最明显的部位,以协助医生明确异物具体位置,医生也能更快地选择出合适的检查方法,尽早取出异物。
如何有效预防食管异物
1、制作粽子时,尽量去掉枣核,避免不慎误入食道。
2、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一定要专注,不要说话,慢吞细咽,避免口含食物时说话、大笑、受惊吓或打闹嬉戏等;食物应充分咀嚼后再下咽,尤其是吃大枣、鱼、鸡、鸭、螃蟹等含有刺类的食物时。
3.佩戴假牙者,应经常检查义齿是否松动,牙齿松动或损坏的义齿应及时修复,以免进食时脱落;尽量避免进食粘性高的食物,如粽子、年糕。
4、教育儿童误将玩具零件、纽扣、硬币、电池等玩具放在口中玩耍。
5、工作时不要养成把钉子、针含在嘴里干活的坏习惯。
作者:李宁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