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是衡水中学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指导理念之一,具体指的是情感的温度、心理的调适度、语言的鲜活度、主体的参与度、思维的有效度、目标的达成度。当“六度”理念与政治学科相融合,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来听听衡中政治老师们是怎么说的吧!
主体的参与度
孙丽萍老师
课堂活动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主导”。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01
合理设置情境,把学生推向主角舞台。
如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情境设置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素材要能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设置要有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但也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一定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例如在讲《育小责任大》时,运用生动的小漫画,让学生分析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学生有话可说,但可能说不全,教师再总结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包括抚养、教育、监护,权利有教育、引导、合理惩戒等知识;再如在讲离婚要慎重时,找了《三分钟的婚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对离婚自由的理解。
02
课堂活动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可以采取讨论交流、小组竞赛、感悟分享、小品表演、制作卡片、歌曲欣赏、配音朗诵、自主学习等方式来激活课堂吸引学生。一节课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采用一两种形式。比如时红艳老师组织的模拟法庭活动和曾孟维的模拟取证活动,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当中学会了合作,在讲解中锻炼了思维与应变能力,在评判中学会了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在活动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活动会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多样化的活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如在讲遗产继承时让学生看热播剧《人世间》的预告片,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列举亲属关系。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参与度。
03
有效的任务延伸,驱动学生的参与度。
为了增强学生课后的参与度,也为了鼓励学生探究学习,课后作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习题训练,还要考虑拓展性、能力性、趣味性,让思维在课后继续延伸。例如,开展“衡中主播选拔赛”,要求用“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写一个活动策划书。学生需要有课本知识的储备,需要了解衡中文化,更需要想办法去策划一个活动,这也是对新高考开放性试题的探索。
总之,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教师简介
孙丽萍,现任高二2部政治教师,从教十六年,教学经验丰富,富有亲和力,深受学生喜欢。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社团优秀辅导教师,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