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3月13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目前,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正在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加紧进行最后的备战。衡水籍运动员牛少杰作为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中的一员,他和队友们全力以赴、努力训练,力争在1个月后的冬残奥会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2月4日,记者来到牛少杰家——饶阳县牛赵村,对他的家人进行采访,并通过电话连线牛少杰,了解他的近况。“高山滑雪是冬奥会中最具挑战性的雪上极限项目,从山上滑下来时速很快,那种感觉太美妙了。尽管平时训练强度很大,但一想到冬残奥会时有望在家门口为祖国添彩,心里还是蛮激动的。”当天,身在张家口的牛少杰在电话中如是告诉记者。
1999年,牛少杰出生在饶阳县饶阳镇,他的左手3个手指先天缺失。虽身体残疾,但牛少杰从小意志坚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他和正常孩子一样读完了小学、初中,并顺利考入了高中。2016年,在读高二时,牛少杰参加了市残联的运动员选拔,并到哈尔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试训,由于身体素质出众,他被选拔为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集训队的运动员。从此,牛少杰便开启了专业运动员的生涯。
在牛少杰家,记者看到墙上贴着一些成为运动员后他所获得的荣誉。从这荣誉可以看出,这几年,对于牛少杰而言可谓收获满满。2017年,在河北省残疾人高山、单板滑雪锦标赛中荣获项目组男子第四名;在2017—2018年度全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锦标赛中荣获男子大回转项目站姿组第二名;2019年,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中荣获高山滑雪大回转第三名……“因为热爱,加之教练的悉心培养,孩子取得了这些成绩。”牛少杰的母亲白淑芬指着墙上的这些荣誉感慨地说,冰雪项目经常在室外训练,环境艰苦,孩子摔跤受伤,手脚有冻伤是常有的事。“每一项荣誉都来之不易,是孩子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这些年受的苦,他从没主动跟我们说过,怕我们担心,也怕我们心疼。”
去年4月牛少杰休假在家,仅待了4天,便接到国家队的通知,于是就离家归队参加集训。从那时起到现在,父母就一直没有见过儿子。“去年孩子一直在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特别忙,偶尔通过微信跟他联系,了解他的近况。有时晚上聊着聊着就没动静了,到第二天才知道是孩子训练累的睡着了。”白淑芬说。今年春节,牛少杰在网上给家里买了年货,给奶奶买了奶粉,给爸爸买了茶叶,给妈妈买了烤鸭,还给弟弟买了饮料。“虽然春节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孩子时时刻刻惦记着我们,懂事孝顺,特别仁义。”说起牛少杰,白淑芬眼中满是自豪与骄傲。
在父亲牛广顺的心里,儿子牛少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积极乐观、独立能吃苦、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少杰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会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突破自我。几年来取得的一些成绩,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与坚持。”牛广顺说,由于平时忙于训练和参加各种比赛,孩子已经4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积极备战、专心投入训练,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他们对此也非常理解并且全力支持他。
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是牛少杰对自己的要求。每个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都会出现时好时坏的状态,牛少杰也不例外。每每在心情或状态不好时,牛少杰就会通过倾诉或运动,尽快调整自己,第二天一觉醒来,他又会变得激情满满。前不久,在一次比赛中,因为失误牛少杰摔了一跤,导致成绩下降。“当时心情很糟糕,都不想再继续练高山滑雪了,通过向教练、朋友倾诉和家人的鼓励,自己很快便调整了状态,对冬残奥会充满了期待。”牛少杰坦言,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相信自己在未来的比赛中一定会越来越好!
23岁的牛少杰,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高峰期,谈及这次冬残奥会的目标,他充满期望:“比赛一直在路上,超越永无止境,我会把这次冬残奥会当做检验自己水平的一个舞台,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会拼尽全力,突破自己,为家乡、为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