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是连接千家万户健康和安危的“生命热线”,守护这条“生命热线”的调度员,不论节假日还是黑白天,他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这条热线电话,迅速调度急救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生命。对他们来说,每一通电话都至关重要,都是“人命关天”!



1月31日,记者走进衡水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感受调度员们24小时不打烊守护城市“生命热线”。


分秒必争


“你好,这里是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1月31日晚8时11分,调度员刘煜阳刚刚接班,热线铃声就响了起来。“你好,是‘120’吗?我老婆是孕妇,她现在有出血症状,能赶紧派一辆急救车来吗?”



“好的,您先别着急,请说一下具体位置……好……好的……”刘煜阳一边接听电话,一边迅速根据患者病情、所在位置等信息,通过面前的电脑调度系统派出救护车辆。只见在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电子大屏上,距离患者最近的衡水市中医院急诊科前,“120”车辆顶灯亮起,并迅速驶出医院大门。“现在救护车已经出发了,请您马上派人到小区门口等一下车辆,在这儿期间,不要随意挪动孕妇,尽量让孕妇保持情绪稳定。”安抚完患者家属,刘煜阳挂断了电话。记者看了看时间,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我们就是要分秒必争!”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戈林告诉记者,“从急救电话接通开始1分钟内,我们必须按照患者需求把就近的救护车派出去,接到呼救电话后,调度员需要认真询问病人情况、主要病症、呼救人联系电话等信息。疫情当下,我们还会询问发热病人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受过核酸检测等,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


除夕坚守


除夕夜,万家团圆时,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大厅内,灯火通明,罗大伟、刘煜阳、靳磊三名调度员同负责人戈林,及郭福超在岗。




春节期间,指挥中心是“两班倒”轮班方式,从早八点半到晚八点半一班,再从晚八点半到早八点半一班,值班期间,每名调度员都要在自己的工位上坚守12小时。戈林,负责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总调度,为了确保调度平稳有序、快速及时,他要和调度员们一起坚守在岗位上。戈林介绍,每逢节假日,市民外出活动增加、聚会频繁,车祸、外伤、晕倒等意外情况频发,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加上疫情的原因,指挥中心比往常增加了值班人员,确保每个岗位都是24小时在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急救出诊高峰。他说:“尽管没有春晚,没有阖家欢聚,但我们希望自己的坚守,可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



“吃饺子啦!”为了给大家带些过年的氛围,下班人员张静带来了白面和饺子馅,利用间隙为守在工位的调度员包饺子吃。


温暖守护


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调度员们可能随时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一名三岁的孩子吃橘子噎住了,电话那头,孩子的父母很着急,”靳磊回忆,“我们就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一边在电话中指导他们进行现场急救,一边立刻派出最近的救护车前往!”



工作的时间久了,他们也曾因联系不上病人而焦急,因成功救下患者而成就感满满,也曾因目睹急救车出现场后,发现患者已无生命体征无奈折返而失落和伤感。


调度员们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没有身穿白大褂,但一样可以挽救生命。有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急救,还要安抚不稳定的心理情绪,劝慰患者的绝望心情,“一次,有个年轻人自杀,被家人发现后拨打了120,我们一边派遣救护车,一边询问伤者情况,急救车上,医护人员经过紧急施救,救护车未到医院,患者就已经转危为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感到特别的欣慰。”



自2021年1月衡水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正式运行以来,主城区急救车辆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中心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等原则调度急救车辆和救护人员,并能够通过电子调度系统,实时监控救护车辆行驶路线和所用时间,极大了提高了急救处置能力,为抢救生命争取了更多宝贵时间。



戈林介绍,衡水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每年春节假期平均接处有效呼叫达到300余次。今年春节,中心安排了各网络医院在内的急救人员252人,主城区急救车辆27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高效及时调度运行,为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春节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