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已进入汛期,今年以来,衡水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开展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全力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
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协调联动。全面落实市县两级重点防洪工程行政首长责任制,完善市级领导、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包县市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共落实包联责任人6576名。汛期,市防办成立工作专班,实行联合办公,不定期召开防汛形势会商会议,市气象局、衡水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分别建立强降雨和洪水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为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供信息保障。
开展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风险。对全市河道堤防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出的103项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并抽调业务骨干和专家组成督导组,对排查整治情况督导检查。在主城区,对市区180余公里雨水管网清淤、疏浚,清掏雨水检查井等1万余个,清理雨水边沟22公里,疏通雨水管道150余公里,清掏污水检查井6000余个;检查维修防汛设备40余台,对7座下沉式立交桥、2座雨水泵站设施主体及泵体设备维护检修,下沉式立交桥安装“四件套”,切实保障城市行洪,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开展演练培训,提升应急能力。修订完善《衡水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衡水市献县泛区运用预案》,多层次开展防汛抢险应急和避险转移演练,全面提升洪水调度、应急处置和群众自救避险能力。截至5月30日,全市开展演练203场次,6053人参加;开展培训84场次,受众3471人次。大力宣传贯彻《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组织相关县修订完善转移避险预案、建立转移安置台账,调整完成受威胁区域清单,共发放《条例》1万册、宣传资料2万余份,确保遇到险情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强化保障支撑,夯实防汛基础。对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核查,市级储备物资价值1016万余元,县级物资储备价值1293万余元,全市号备、储备挖掘机和推土机等大型机械674台,砂石料4.1549万吨,抽排水设备873台套,舟船236艘,发电机组153台套。充实防汛抢险队伍,全市组建企事业单位抢险救援队伍102支、2817人,基层抢险救援队伍128支、69615人,社会应急力量2支、1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