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11时,气温4℃,石德铁路清凉店线路工区周围萦绕着一丝薄雾。来自衡水工务段的20余名作业人员正整装待发,他们要利用当天180分钟的天窗点时间,为清凉店站内1组道岔的伤损岔心进行更换作业,以确保春运期间列车运行绝对安全平稳。
每天列车不间断通行,对线路设备带来的冲击十分明显,日积月累便会出现不少“病害”。特别是咽喉岔区,对于那些有伤损的钢轨、岔心、尖轨、夹板等设备,必须要密切关注其变化和状态,必要时需要立即更换。春运期间,列车通行密度较大,钢轨磨损更为严重,对达到重伤级别的钢轨,就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更换、修复。
铁路部门为维护轨道基础设施会专门预留2-3个小时,这段时间被称为天窗点。当天的天窗点是上午11时40分至下午2时40分,主要任务是更换辙岔心。
“今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一会儿天窗开始后,大家都麻溜的,按照分工进行作业!”衡水工务段王瞳线路车间清凉店工区工长夏仲斌叮嘱道。
11时40分,天窗点命令下达,作业人员抬着拉轨小车,扛着翻轨器,迅速进入作业地点。
打开夹板、拆解扣件……大家动作麻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施工。更换一个辙岔心,至少需要松开48条枕木立螺栓、12条夹板水平螺栓,这项工作完成后,剩下的重头工作就是要将旧岔心挪出来,把新岔心再装进去。
一个岔心重约800公斤,需要十几个人才能移动。最难的还是搬运岔心要跨越股道,“所有人都有,拿翻轨器,集中注意力,听号,准备翻岔!”负责盯控施工的车间干部陈龙大声指挥着。“一二…… 一二……翻!好了,中间的人不要动,两头的人上北边来压!”只听“噔”的一声,沉重的旧岔心终于被大伙儿合力翻了出来,移运出限界。
10分钟后,所有人员又合力协作,将新岔心安装到位。“来,咱们赶紧调整几何尺寸,固定好后,就交给焊轨的师傅们了。”陈龙一边指挥一边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复核。
焊轨工作非常关键,对时间和工艺要求严苛。既要尽量缩短时间,确保施工在天窗时间内顺利完成,更要保证焊接质量,确保线路设备状态良好。随着焊花飞扬,拆模、推瘤、打磨等一系列流程的完成,施工渐渐到了尾声。
下午2时40分,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辙岔“乖乖”就位,作业人员也根据指令全部撤出作业区,线路随即开通。
“这个辙岔一直以来就是我的一块心病,心轨垂磨、掉块,翼轨侧磨,现在正处于防断的关键时期,而且是春运第一天,咱绝不能拿着铁路安全‘赌明天’啊!这下好了,换下来了,我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陈龙笑着和夏仲斌说。
望着身边一列列火车安全平稳地通过,作业人员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们身上橙黄色的马甲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这个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些许温暖……
通讯员 王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