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社局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建设、居家灵活就业、返乡创业带动、乡村公岗开发五个渠道,推进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多措并举稳定外出务工规模。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将脱贫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为有集中外出务工需求的提供便利出行服务。着力提升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完善跨区域、常态化的劳务合作机制,在信息交流、跨区招聘、跟踪服务等方面搭建对接平台。加大劳务品牌建设,聚焦县域经济特点,培育、创建、发展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规模的劳务品牌,以品牌促进就业增收,为推动产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


拓宽渠道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继续发挥就业帮扶车间、扶贫微工厂等就业载体作用,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鼓励返乡创业带动更多就业,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脱贫人口自主创业。扶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拓展就业空间,因地制宜引进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引导脱贫人口居家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来料加工,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用好乡村公益岗位,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公益性岗位数量,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强化托底保障。开展精准服务,提升帮扶质量,对就业转失业的脱贫劳动力,根据个人需求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一对一”服务,每年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以上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和1次培训机会,让脱贫人口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加大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培训对象的精准性、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培训结果的实效性,提高就业能力。


今年以来,全市脱贫人口务工人数达到2509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14%,边缘易致贫务工人数达到649人,是2020年的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