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与衡水银行开展跨界合作,在衡水湖梅花岛共同举办“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活动通过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吸引了公众代表、环保志愿者及媒体人士等近百人到场参与。
晨光初照,湖面泛起粼粼波光,上午9时,活动正式启幕。参与者登上游船,驶入衡水湖腹地。航行途中,成群的鹭类、雁鸭类候鸟或低掠水面,或振翅翱翔,灵动身影与湖光水色相映成趣。
工作人员化身“生态讲师”,结合眼前景致,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候鸟迁徙规律、湿地生态功能与鸟类保护知识。“衡水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驿站,目前已记录鸟类达336种。每一只候鸟的如约而至,都是生态改善的鲜活注脚。”随着工作人员的细致解说,众人对这片水域的生态价值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愈发感受到衡水湖作为候鸟家园的独特魅力。
登上梅花岛,地下探秘通道、仿真鸭巢互动区、树道天桥观景线等特色项目,将湿地生态知识融入趣味探索中。参与者时而弯腰观察地下生态模拟场景,时而驻足树顶俯瞰湖岛风光,在寓教于乐间,全方位领略衡水湖的生态魅力。
“遇见候鸟”手工工坊内洋溢着欢声笑语。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参与者折千纸鹤、绘制“鹤卡”,并通过趣味鹤类迁徙主题游戏,沉浸式学习鹤类习性与迁徙路线知识,让生态保护理念在指尖传递。鹤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意义非凡。我国9种鹤类中,衡水湖就栖息着6种,鹤类资源丰富。此次活动恰逢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又与世界候鸟日(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形成时间呼应,双重节点赋予活动更深层的生态保护意义。
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由这场活动,提升衡水湖周边居民对候鸟尤其是鹤类的认知与保护意识,凝聚公众力量守护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为候鸟迁徙路线筑牢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