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召集大家开个会吧。这次党代表会,我又有一些新收获!”


10月29日,刚从全市党代表会上回来,阜城县蒋坊乡东寇村党支部书记宋爱华就迅速向村“两委”班子传达会议精神,讨论村庄下一步发展。开完会,定了调,又通过大喇叭和微信群通知全村老百姓。


为民办实事,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一直在路上!


从2017年10月上任以来,宋爱华就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坚韧,把村里长久以来积攒的矛盾和问题一一解决,修路、修井、建广场、按路灯、提升村容村貌……“没有集体收入,钱不够,只能哪个着急就先干哪个。这不,路灯和排水沟今年才顾上修。”说起自己这几年做的事,她有些不好意思,“我做的不多,都是该做的。”



可是,宋爱华做过的每一件事,全村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她上任的时候,村里乱糟糟的,矛盾也多,三天两头有人打官司、上访。”说起宋爱华上任时的境况,村里的老人直叹“不容易”。为了让村里稳下去,人心齐起来,上任后的第一个月,她夜夜走访入户,征求每一位村民的意见和需要,竭尽全力解决村民矛盾与诉求。慢慢的,上访的少了,有事找宋爱华的多了。对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她和村里的扶贫工作队一一对接,逐项解决。


村民下地必经的两条泥土路硬化了,浇地必用的5眼水井修缮一新并更换了水泵,村子东西两头各新建了1个活动广场,家家户户门前、路边的垃圾杂物清理了近40车,铺装了近2000平米便道……  


对于大伙儿的诉求,宋爱华一项一项逐一落实,东寇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提升。可她觉得,还不够。


今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宋爱华进一步明晰了方向,确定了思路,切实把民之所愿落到实处。


东寇村内有两个坑塘,村南却有七八户村民家因不临沟渠又地势低洼,饱受雨水倒灌、浸泡之苦。宋爱华一直记挂在心里,和村扶贫队商议并取得资金支持后,把它列为了2021年开春第一事。天气刚回暖,她就联系施工队挖起了排水沟。“其实,挖沟不难,难的是涉及到老百姓的地和树。”忆起当时,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彦斌苦笑连连,“她带着我们,一家一户地做工作,村里拿不出补贴,只能是干说、干劝,真是嘴皮子都磨薄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连接2个坑塘、总长72米的排水沟修成了,彻底解决了村南雨水难排甚至倒灌入户的难题。“以前呢,我家是下雨就淹,那倒灌进来的水多的时候都能到大腿根。”村民寇铁成感慨地说,“今年别看雨水多,但再也不用为积水倒灌心烦了!”不只是寇铁成家和他的邻居,村南近30户村民都不再有排水隐患。


修完排水沟,宋爱华紧接着在村里新装了31盏太阳能路灯,因为“原来的太旧了,时不时罢工,到处黑漆漆,晚上出门回家都不方便。”这些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也照亮了大家心头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宋爱华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不变的坚守。


这“应”,不仅体现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上,还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冬,村里两家地邻起了纠纷,都说对方多占了自家的地。这一闹就是4个多月,跨了年,入了春。期间,双方都报过警,又找了农民频道的“帮大哥”,可都没见成效。就是宋爱华,也是被找了多次,也帮着劝解了多次,可总是今天答应了,明天又变卦。她却不急,只慢慢劝着、缓着、压着,不让矛盾激化。“后来,土地确权证下来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又拉着两家人到地里实地测量。”宋爱华回忆,当时,她跟两家打保票,“量了心里就亮堂了,地要是多了,给村里;少了,我给补!”就这样,这场纠纷圆满画上了句号。


这份担当,还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上。身为乡村医生,宋爱华深知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第一次应对疫情防控时,她反应迅速、严格要求、部署得当、冲锋在前,赢得了全体村民的认可。“不能随意放进来一个人、不能随意外出”也成为大家在疫情防控上的共识。宋爱华这样说,也不折不扣地这样执行。2021年初,全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她在夜晚值班时拦下了一位从外地返乡招工的村民。“你要见谁,交待啥,把人叫出来在这儿见,但你不能进村回家……”一番沟通,对方表示电话联系,不进村了。对方开车离开后,宋爱华突然想起对方家在村边,有一条小路可以步行抵达。她马不停蹄赶过去,果然在门前堵了个正着,遂苦口婆心劝道:“真不能回,家里有啥事交给我,我来办。你得为家人、为乡亲们负责!”



夜深风寒,尽管已近在咫尺,宋爱华还是把人拦在了家门口。


村里的每一件事,宋爱华都冲锋在前,把全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村民最敬佩的“女汉子”“巾帼支书”“当家人”。


“当家人”,当的不只是安全的家,还必须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村里没有产业,集体没有收益,老百姓数十年如一日地种着传统作物。要增收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可调整农业结构,村民又没信心。怎么办?宋爱华一咬牙,决定自己先干,给大伙儿做个榜样。2018年春,上任不到半年的她在村里流转了100亩地,从乡里申请来了黄桃项目,带着十余户村民就上了手。“大家赚分红,亏钱我担着。村里的几个贫困户过来打打药、修修枝,一人一年也能赚个三四千。”今年,黄桃挂了果,收益万余元。钱虽然不多,却给了宋爱华和村民们极大的鼓舞,“明年就是盛果期了,销路也有了,埋头干就是了。”



今年9月份以来,衡水市持续出现降水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发生内涝,出现农田积水,东寇村也未能幸免,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宋爱华第一时间带领村民开展排田间积水、抢收腾茬、抢时播种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东寇村有1200余亩地,宋爱华每天都起早到地里转一圈。“看看进度咋样,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心里得有数呀。”对于宋爱华来说,每天从早上6时忙到晚上10时是家常便饭,“卫生室里给大家看病得保证,村里的情况也得掌握,相关工作也得落实……时间不够用咋办?只能加班加点挤时间!”


每天,宋爱华不知道要在村子里转几圈,开几个会,落实多少工作。可真要说起为村里做过哪些事,她却憨厚地笑着说:“也想不起来啥,该做就做了。我也没觉得自己做了啥,都是日常的活儿,是每一个村干部都该做的。”


正是这份朴实和坚守,让宋爱华成为东寇村的“定海神针”。就如村民寇秀章所说,“别看爱华年轻,但她想得全、干得多、冲在前。有她在,全村人健康有保障,增收致富也有盼头!”


一席话,正中靶心!


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宋爱华有了一个设想,要在东寇村打造一个医养结合的项目,走康养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村里老人多,我要让每个老人都老有所医、生活舒心。”畅想未来,她笑容灿烂、目光坚毅,“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诗意栖居幸福之城,我们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跟着走,肯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