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补齐短板 立足长远
枣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唐林镇百荣牧业养殖基地的工人正在饲喂奶牛。
恩察镇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里,农技员正在操作植保无人机为花生进行飞防作业。
马屯镇衡水京南湖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查看蒸烤后的鸭蛋。
今年以来,枣强县立足全县实际,对标“四个农业”、聚焦乡村建设,补短板、强基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努力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迈进。
精准施策,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势头强劲。该县研究制订了《枣强县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枣强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亿万千百”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41.9万亩的粮食核心区、8.1万亩的节水示范区、5.7万亩的结构调整区、5.1万亩的特色种植区,以及3万亩的成方连片种植大方。新增油料作物、优质杂粮种植4万亩,加快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了吉祥核桃、加会苹果绿色认证,茄子商标注册,新增绿色农产品认证2个。
补齐短板,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该县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对照《枣强县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的每项重点工作建立了“四清单一台账”(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工作推进台账),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建立了乡村振兴联系点,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分别确定联系村,定期走访,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与新发地和中化的对接,加快推进茄子基地建设、蔬菜示范园、物流专线建设等,打通农产品进京的渠道;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发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确保引进来、落得下、发展快、效益好。
立足长远,统筹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该县加大跑办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在加快施工、保障质量的前提下,着力做好路网水网绿网结合、河湖连通与农业结构调整、地下水超采治理、防汛抗旱相结合的文章,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用水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同时,该县扎实推进“节、引、调、补、蓄、管”,扩大地表水灌溉面积,增加引江水利用量,强力推进取水井关停,引导农村灌溉使用地上水,尽最大限度确保农村机井断电封井,并建立健全监测计量体系,实现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确保监测井水位持续回升。
作者:贾献义、徐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