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建桥乡旱作雨养谷子丰收在望。


【河北衡水: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近年来,衡水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动摇,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志,攻克贫困堡垒,各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2亿元,截至2020年底,衡水市21.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武邑、饶阳、阜城、枣强、武强、故城等6个贫困县相继摘掉了贫困帽子。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年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1.27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00元。衡水市历史性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贫困户产业项目3重及以上覆盖率达86%,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可自动预警的防贫监测系统。衡水市乡村振兴局荣获“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武邑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6月初,根据省委编办批复,衡水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衡水市乡村振兴局,随后,全市11个县(市、区)的乡村振兴机构挂牌成立。从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市扶贫干部职工以昂扬的斗志,踏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征程,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进。】


河北衡水:铺开乡村振兴新画卷——阜城行



云农公司剁椒生产车间。

14日上午,在阜城县王集乡小陈庄村,周围田地里,一簇簇玫瑰枝繁叶茂,成片的辣椒秧上结满红彤彤的果实。村民陈宝龙说,他家一共有15亩地,其中有10亩地跟阜城云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现在种着订单玫瑰和辣椒,还养着7000只鸡,家里人均年收入有3万多元。“党和政府给咱辅好了致富的路子,再加上带头人的引领,头脑灵活的可以干些有技术含量的活,不然就卖把子力气,我们周边这些村的庄稼人已经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剁椒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给粉碎好的辣椒中按比例加盐。

阜城云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座落在阜城县王集乡张家庄村,在村里,张玉军创办云农公司带领大伙儿致富的事口口相传。2017年公司创办之前,村里的40多个单身小伙儿无人问津,姑娘们都不愿嫁过来受苦受穷。2017年,张玉军响应县、乡党委“企业家村官计划”“引凤还巢工程”的号召,离开经营多年的彩钢公司回村任职,先后50多次自费赴山东、新疆、江苏、贵州等地考察特色扶贫产业,确定了辣椒、玫瑰、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创建了云农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里的1000亩试验田,当年每亩收益3000多元,种值面积逐年扩大。园区探索出“一张订单保底、一卡通保惠、统一管理共赢”的“三个一”生产经营模式,即园区与农户签订了农产品保底回收订单协议,发放了享受教育补贴、养老补贴、优先就业、入股分红等五大优惠的“一卡通”,推行生产全程“九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园区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全面合作共赢。目前,云农公司与周边6个乡镇19个村的1600多农户、7个新型经营主体合作,规模化种植辣椒、玫瑰、中药材等2万亩。惠及502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11000多元。增加就业岗位110个,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云农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田间向农民了解辣椒成熟情况。

在云农公司剁椒生产车间,正在这里务工的张家庄村村民息奎娥说,她家7亩地3年前就流转给了公司的园区,她在这里打工一天工钱60元,她的丈夫在公司里是中层管理员,家里年收入5万多元。现在村里那些个小伙子要么已经结婚生子,要么正在谈婚论嫁,已经有底气倒挑别人了。

云农现代农业园区内工人正在采摘辣椒。

云农公司集特色农产品种植、深加工、销售、科普培训、科技研发、农产品展览、电子商务、农产品检验、惠民服务、休闲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示范推广等为一体,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公司。其创建的省级精品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1万多亩,产业辐射全县十个乡镇及周边县域。年深加工辣椒酱、剁椒、腌制椒能力超千吨,玫瑰花茶、玫瑰细胞液、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玫瑰破壁粉、玫瑰酱、玫瑰鲜花饼、玫瑰酒等生产能力居河北省首位。云农的崛起,产业的兴旺,彰显出现代农民的风采和乡村振兴应有的模样。

建桥乡东倪村1700亩耕地全面种上了抗旱作物谷子。

阜城县地处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全面落实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行关停机井,利用自然降水的旱作雨养农业生产,面临着一边是地下水压采,一边是保障农民收益的现状。为响应政府召号,去年,阜城县建桥乡东倪村全村1700多亩耕地统一封闭了地下水机井,改种了抗旱的谷子。

建桥乡东倪村村干部正在田里查看谷子长势,还有三周就可以收获。

14日上午,在东倪村谷子田旁,一眼望不到头的谷子随着微风摇曳,泛黄的谷穗压弯了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村干部说,今年的亩产有望突破500公斤,单价在5.2元左右,每亩地还能享受政府补贴800元。旱地的田间管理少,各种种植成本低,要比种小麦、玉米收入还高,村里的低收入人群都因此受了益。

阜城县开展的2021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课场景。

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阜城县在前期扎实开展动态监测贫困人口、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技术培训等工作,用足用好各项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下大力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制订《阜城县2021年利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产业到户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持续开展产业到户帮扶。利用农业资源丰富的条件,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模式等措施,提升西瓜、高梁、果品等农产品品质,扩大小杂粮、金银花、玫瑰花等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目前,全县高粱11万亩,谷子、大豆等6.05万亩,果品4.1万亩,瓜菜14.35万亩。建立起高粱示范区3万亩、谷子示范区1万亩、非转基因大豆示范区0.11万亩、花生红薯示范区0.4万亩、瓜菜示范区4.1万亩、水果示范区0.5万亩。并利用各种渠道扩大农产品知名度,提高农产品溢价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更多的脱贫户、低收入人群稳定增收。

阜城镇冯塔头村千亩密植梨迎来收获季。

14日下午,在阜城镇冯塔头村,千亩密植梨硕果累累,进入了盛果期,村民们个个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3年前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富源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的经营体制,农户以承包地折合股份入股,按股份份额分摊投入成本、分配经营收益。这里的梨有雪青、红香酥、秋月梨三个品种,平均亩产值7000元左右。

雪青梨最大的有800克,一只手拿不过来。

收成好,销路畅,冯塔头村民干劲十足。

阜城镇张常巷村的阜城卫星瓜菜种植合作社里一派繁忙景象。

在阜城镇张常巷村,阜城卫星瓜菜种植合作社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堆成小山一样的樱桃西红柿旁,村民们有的在挑拣,有的在打包,有的在装车。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们与南方多地销售商签订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附近的种植户都把樱桃西红柿交由他们销售,种值户的收益很稳定,目前已经幅射西八里、黑龙寺、史常巷、郏林、梁庄等十几个村。村干部说,村里有大棚瓜菜300多亩,樱桃西红柿亩产3500公斤左右,单价3.2至3.4元,樱桃西红柿收获之后,还能再种一季西瓜,村民们尝到了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甜头,日子越来越好。

合作社购销幅射到周边十几个村庄。

阜城镇张常巷村村民正在自家大棚里采摘樱桃、西红柿。

阜城县食药两用蒲公英给农民带来高收益。

阜城县崔家庙镇王山庄村的大棚葡萄。

阜城县开办的月嫂班,让农村妇女学到了技术,提高了收入。优秀毕业学员在北京等大城市月入1.5万元。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必由之路。回想当年的阜城镇三里铺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时任县扶贫开发办主任的李双星将投入少、见效快、前景好的设施瓜菜作为重点扶持产业,两年时间,在这里发展冬暖式大棚170多个、春秋棚230个,总面积900多亩,使这个贫困村一举成为户均年收入4万元的富裕村。在几代扶贫干部的努力下,目前,县域内发展大棚瓜菜面积24.3万亩,创造销售效益18多亿元,使9.7万名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0多元提高到6000多元。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正铺展在阜城土地上,广大干部群众正朝着产业兴旺、物阜民丰的道路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