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高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为契机,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衡水科技谷。王盼 摄


优化空间布局。抢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规划至2025年,高新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3.29平方公里,较现状增加19.34平方公里,新增建设投资500亿元。重点打造“一谷三园一小镇”,进一步拉大园区框架,拓展发展空间。


深化科技创新。做大做强衡水科技谷,转变单一的“无偿使用+资金支持”运营模式,通过合作共建、股权投资、空间租赁或购买等多种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园区运营商,用足用好衡水科技谷物理空间。由基础科学向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并重转变,重点引进能够提升高新区产业质量、服务高新区企业需求、实现就地产业化的科研团队和项目。


持续招大引强。聚焦主业主责,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推动高新区建成经济“高产田”。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符合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高产优质项目。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聚焦主业主责配置机构人员,构建扁平化、大部门制、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制定人才柔性引进政策,推进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先导”和“托底”作用,以每年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5%的水平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入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社会资本,加大金融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来源:衡水高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