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艰难度荒,农村人口每人每天不到一斤原粮,只得找一些代食品充饥。那时我正在枣强上中学,国家对我们学生还算照顾,每人每天一斤成品粮,每天的定量是“三四三”(早餐三两、午餐四两、晚餐三两)。按现在来说每天一斤粮就不少了,吃点这个吃点那个,有的人一天还吃不了一斤呢,可是在那个没肉、缺油、少菜的年代,怎么能跟今天同日而语。常言说“半大小子,吃煞老子”,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期,是很能吃饭的,上午二节课、下午二节课,肚子就给提抗议了。校领导出于对学生们的关怀,千方百计开发代食品,补充粮食的不足。


有一位老师家住衡水湖畔,他向校领导建议说,湖边的水草是可利用的食物资源,于是领导决定让我们初二年级四个班,二百多名学生开赴衡水湖去捞水草。


我们的目的地是冀县城北李家庄,一路上同学们精神百倍、情绪高涨。从枣强到冀县二十五华里,不到三个小时我们就走到了。只见衡水湖天连水、水连天,汪洋一片,一眼望不到边。成群的水鸟在水面上飞翔,发出“吱吱”的叫声,不远处几叶小舟飘飘荡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水腥味。同学们大多数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面,有的说比我们村的水坑大多了,有的说好像到了大海边一样,什么“辽阔呀”“壮观呀”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有的人还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朗诵起描写大海的诗句来。


又往北走了十几里地,就到达了目的地李家庄。因沿途观看衡湖风光,所以并不觉得累。李家庄离湖边不远,李老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农家小院。靠门旁有三间土坯房,是北屋。北屋西面有二间房大小的空地,栽着几棵稀疏的小树,南面临街,墙外无遮挡,隔墙能看到外面远处的几棵大树,整个院落不像有人住过的样子。老师对我说:“你们班就住在这里了,先进屋把行李放下休息一会吧。”进得屋来,我们把铺盖放在地上铺有麦秸的铺上。中午已过,老师宣布开饭,伙房在不远的另一个院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学校领导让头一天运来的。吃过午饭老师说:“今天下午休息休息,可以自由活动,明天开始劳动。”


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感到很新奇,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到村中闲逛。这村不大,街道不宽,树木不多,农舍低矮都是用土坯垒成。黄房、黄墙、土门楼、土街道,一片黄,色调倒是很协调,心想要不是来捞水草,一辈子也来不了这里。


第二天吃过早饭,老师带我们向湖边出发。走不多远,就感到从湖上吹来凉爽的风,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到了湖边,早晨的太阳照在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耀人眼目,看到涌动的湖水还真有点晕。老师领我们沿湖走了一段路,在一块水草成片的地方停了下来,指着水里的植物说:“这就是水草,咱们就捞这个。”只见这种草叶子是黑绿色,长条形,表面光亮、有褶皱,叶长十多公分、宽两公分,密密麻麻铺满水面,不见根茎且互相勾连,越近岸边越多,与我们平时在水坑中看到的藻类不同。老师给我们分发了工具,铁勾子和镰刀。老师教给我们说:“先用勾子勾住水草往岸边拉,拉不动就用镰刀割。”这东西韧性很大,必须几个人同时发力,才能拉上一团来。有的同学湿了鞋子,就干脆赤着脚、卷着裤管、满头大汗地干了起来。


干了半晌,老师看见大家累了,就让休息一会儿,于是我们就爬到堤上坐下乘凉。这时走过一个老农模样的人问我们:“你们捞这个干什么?”我们齐声说:“吃呗”。老农接着说:“这个能吃吗?”有一个同学抢着说:“海带能吃这个就能吃。”老农摇着头走了,其实谁也没吃过。


休息了片刻,老师让我们把捞上来的水草拉到堤坡上沥水,说下午学校来车拉走。同学们边干边议论着这些水草怎么吃,有的说熬菜汤吃,有的说搋干粮吃,有的还咂咂嘴,好像真尝了滋味一样,大家边说边笑,干得更起劲了。又干了一会儿,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觉得又累又饿,老师看看日头将近中午,就让收工了。大家上了岸,回头看到捞上来这么多水草,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忽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话说第三天的傍晚临收工时,忽然看到湖里飘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当漂到岸边时才看清是一个死了的水鸭子,我们就把他捞起来交给了老师。老师说拿回去交给伙房里做做吃,可等了一天也没有动静。那时因常年吃不到荤腥,说个没出息的话,还真是有点馋得慌。我们三个同学商量着去问老师,见了老师,我们红着脸怯生生说:“老师,那鸭子做熟了吗?”老师看出我们的意思笑着说:“还没做呢。”转身回屋里把那鸭子拿了出来。我们利用休息时间找了个背静的角落,拾了点柴禾,支起几块砖,上面架了几根木棍,把鸭子放在上面就烤。也没拔毛,也没开膛,点起一把火就烧起鸭子来,看到表皮发了黑红色,也不管生熟就吃了起来,吃了个满手满嘴黑灰。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可笑,正所谓:“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就这样,我们在李家庄住了七天,学校传来消息让我们返校。回忆几天来的生活,再看看那即将离别的村子,同学们的心里还有点恋恋不舍。


回到学校,我们吃上了掺着水草的窝窝头,第一感觉就是嚼不烂。后来才知道这东西叫杂草,必须晒干粉碎后才能吃。


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曾经住过的李家庄还有一些印象。听说现在沿湖的村庄都已硬化、美化、亮化,成了有名的旅游景点,六十年过去了,已经今非昔比了。我想,若是故地重游的话,说不定早已认不出来了!


作者:施善卿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