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成为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样一个报告为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资料图片)
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胜利召开。党的八大实际上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谋划的第一张蓝图。毛泽东同志致开幕词,刘少奇同志作政治报告,邓小平同志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同志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情况说明的建议,其他领导人也都有些重要的讲话和发言。以党的八大胜利召开为标志,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表现出开局良好的景象。
毛泽东同志在八大开幕词里边,明确提出了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他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实际上就是《论十大关系》的主题。他呼吁全党必须善于学习,明确提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大会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此外,还有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应邀参加了八大,这样大规模的外国代表团阵容,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开幕式上,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使代表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已拉开帷幕,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
党的八大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里边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应该说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与判断是正确的。
资料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