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角度,发现不一样的美!前不久,航拍爱好者于洋从天津回到家乡——深州市榆科镇赵村,用无人机拍下家乡美景。航拍视频一经发布,受到本村父老乡亲广泛传播,大家纷纷赞叹:“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咱村,原来这么美!”


虽然常年定居天津,但于洋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刻的感情。喜爱航拍的他,早在2019年返乡时就曾用一台小型无人机捕捉过家乡画面。然而,由于设备问题,航拍一度中断,于洋却心心念念着这件事,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实践航拍技巧,决定将航拍进行到底。


今年“五一”假期,于洋带着自费购买的一台新无人机,从天津赶回赵村,全身心投入到航拍中。“从高空鸟瞰村庄、田野,竟然如此和谐美丽。”看到鸟瞰家乡的震撼视觉效果后,于洋信心大增。


为了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家乡面貌,于洋在构思拍摄场景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我经常为了一个想法兴奋的睡不着觉,但每次灵感乍现的一瞬间,就觉得值了。”于洋坦言,他不图名不图利,一心只想用不同的视角记录家乡的美,他说:“就算是给乡亲们的一个小礼物。”



拍摄时正值大风季节,无人机多次发出返航提醒,“有一次未及时返航,真的失联了,我和助理骑上电动车,一路追寻才找到。”于洋提到的助理是他的老乡,本村村民于国辉。听说于洋航拍家乡的事,于国辉从外地开了一天一夜的卡车回到村里,义务来帮忙。他憨憨地说:“技术上俺懂得少,但就是想加入航拍队伍,为宣传家乡作点儿贡献。”



航拍完成后,在外工作的热心村民又制作了短视频《德泽家园》,村民于春龙还为视频配了深州方言的解说。“有了配音和音乐,效果更妙了。”当于洋第一时间发布到本村微信群,引来村民们赞声一片。“还从来没见过这个角度的赵村,美得不敢相信这就是咱土生土长的家乡。”大家纷纷转发到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晒一晒家乡的美。



首战告捷,于洋信心大振。“我会继续拍摄春夏秋冬四季的家乡,争取做成一个系列。”就连日后的拍摄镜头,都浮现在了于洋的脑海:“让无人机贴着麦浪、水面,穿过村里的桥洞……”


于洋生于赵村,但从小就在天津上学。从部队转业后,他也一直定居在天津。说惯了天津话的他一直想学深州方言。为此,他广泛搜罗各种资料,专程回老家跟村里的老人交谈、记录,还通过贴吧发帖子,展示了百余种有趣的深州方言——“有一种定时间,叫做看好日;有一种参加婚礼,叫做吃卷子;有一种玉米面,叫棒子糁……”于洋说,方言是家乡特色,无论自己走多远,赵村都是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