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提档升级加入了A级,再也不用担心订单到时候交不了货的问题。”近日,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他们严格按照要求来停产限产达到了42天,生产受到影响;今年获评A级企业后,重污染应对时不需采取限产或停产等减排措施,心里特别踏实。



本着“多排多减、少排少减、不排不减”的原则,2020年我市更加精准实施应急减排,对全市3482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全年累积评选出A、B级和引领性企业149家。这些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不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或按要求适当减排,促进企业实现超低排放。



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各企业精准开展绩效评级。编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指南”,免费向评级意愿强烈企业发放,并深入车间指导企业对照指标逐项提升。针对新建企业规模小、缺少专业环保管家现状,他们制定线下、线上两条帮扶指导路线,邀请北京环科院、南开大学等专家教授为企业“把脉问诊”,为衡橡科技、冀衡药业、顾家家居等104家企业对症下药,制定“一厂一策”精细化管控方案,促进企业全面达到评级指标要求。



绩效评级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正面清单企业,鼓励272家正面清单企业在享受正面清单红利的同时,主动开展深度治理,达到绩效分级B级或引领性的水平;关注纳税重点企业,逐一走访纳税重点企业,深入查找短板弱项,中铁建、佰力橡胶、隆春铸造、凯亚化工等15家企业在指导下,科学安装高效治理设施申报A级企业,京华制管、山水水泥、书柳商砼等20家企业根据整改意见显著提升治理水平,申报“引领级”企业,推动了我市大气环境持续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